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39章 朝堂议事之粮债(求订阅)

第139章 朝堂议事之粮债(求订阅)(3/3)

是治粟内史的老手了,疑惑的看向嬴城不解道:“粮债?”
    众多的官员也是疑惑,纷纷不解的问道:“粮债?”
    嬴城顿了顿,说道:“如治粟内史府令所说,现在的府库足以支撑六月,五月就需要准备征收赋税。”
    “再次加重赋税不可行,粮种之事也不可行,购粮之事也不可行,思来想去,也只有发行粮债了。”
    “粮债,简单来说,便是我大秦朝堂向天下借粮,无论何人,都可向朝廷借粮,如朝廷发行为期七个月粮债,有人向朝廷借粮一石,此间七月此人不可向朝廷索回,七个月后,朝廷不仅要归还此人所借之粮,更要向此人支付一升粮食的利息。”
    “此为,粮债!”
    “此法尚有先例,昔日孝公面对六国围攻,秦国无钱粮用于军事之时,宗亲及各个封君相继捐献家中财务以为孝公所用,而孝公亦向周天子借物资,并许诺重利返还,以此,令我秦国度过了艰难的时期。”
    “粮债,也与此同理,不论在朝官员亦或者勋贵世家,亦或者百姓。”
    “朝廷在五月发行粮债,以一百万钟粮为止,为期五月,十月归还,届时朝廷不仅归还所借之粮,还会支付相应的利息。”
    “在通告之时,以大宗粮债为宣,千石粮归还一千一十石粮,定然有人购买粮债。”
    众多的官员听到嬴城详细的解释,纷纷眼前一亮,不由惊奇思虑了起来,只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粮食问题,比不得其他物品。
    就算是府库缺钱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发愁。
    因为本身钱就是朝廷制造的,缺了加派制造就可以了。
    可是这粮食。
    总量就那么多,就算是民间勋贵世家们都有储量。
    但想要弄到府库之中,要么加重赋税,要么进行购买,除此之外,恐怕只有强抢这一条路可走了。
    可这些,都不行的情况下。
    嬴城所提出来的粮债,似乎给他们打开了一条豁然开朗的康庄之路。
    “还能,如此?”
    冯去疾近乎在快速的思索这粮债的利弊,眼前越来越亮,甚至浑身轻松了起来。
    没错。
    内史腾愁,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想到加重部分区域百姓的赋税,那也是因为被他给催的。
    这真正发愁的,是他这个内政丞相啊!
    自从决定南巡对江东用兵之后,他就开始让内史腾进行庞大的统计计算了。
    无他!
    钱粮够不够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发动之后会不会影响府库储粮的其他用途。
    结果是不够。
    他在想办法,压力也给到了内史腾。
    思来想去,这件事还是被提在了今日大朝会上。
    实在是没辙了,在他思虑之中,不管是哪个方向,都必须要砍一刀来弥补这一百万的空缺。
    现在不砍,三四个月后也必须要砍。
    而这就一定会产生其他影响。
    可是现在。
    粮债!
    “好家伙,这是一条可为万世的良策啊!”冯去疾忍不住的滴咕,思来想去,他觉得非常的合适,不仅现在合适,将来也非常的合适,而且一直用都很合适。
    无他!
    别的他不敢保证,但他敢绝对的保证,大秦官府在民间的信服力,是空前绝后的。
    在此前延续上百年,县乡亭里这最底层的百姓,春耕的时候会向朝廷借耕牛农具,家里缺钱的时候会向朝廷借钱,而朝廷调控之下更是向百姓发粮以果腹,这秩序维持了上百年。
    若是朝廷发行粮债。
    没有人会认为,朝廷不会归还所借的粮食,更不会支付利息。
    这是他的自信,也是大秦的自信。
    而且此策。
    今后同样可以实行。
    “可行!”李斯经过深刻的思考之后,断然道:“不要说五月,便是一年,也定然大有人会购买粮债。”
    “我大秦以法治国,百姓虽畏惧官府,但官府在民间的威信,却是无人可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