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41章 张良的马台里之惑

第141章 张良的马台里之惑(2/3)

 吏员解释完,这才解释第二条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至于这一条,举官令,这么说吧,根据政令的意思,你的户籍所在必须要在关中以内,即潼关,散关,武关,萧关以内,只要你是良善之民,就可以去自举为官吏。”
    “至于是否读书识字,这上面并没有提及,也就是不在限制范围内,也包括你的年龄。”
    “当然,丞相府会进行对自举之人进行教导,具体能不能做官,还要看丞相府的具体要求。”
    “想要自举之人,自己去右相官署,要是不知道,就自己打听一下位置,具体位置在,咸阳街鱼龙桥右侧的司署道。”
    吏员刚说完。
    下方观看的百姓就炸裂了一般。
    造成了巨大的轰动,而且路过的百姓商旅聚集向告示墙的越来越多,迅速的围成了一副人山人海的样子。
    “这朝廷发布了什么政令,怎如此多的人围观?”
    “那就是我可以自举为官了?”
    “那还等什么,我报名我报名。”
    “什么,自举官吏,什么人都可当,这怎么可能,要是这样,那我还经什么商啊,经商哪有当官好!”
    原本告示墙建在城门口不远处,为了方便出入之人观看,虽距离城门有一点距离,但并不远。
    平时张贴告示,并不至于造成拥堵。
    但在此时。
    人山人海的黑压压的就人群就围了过来。
    从城门内的,从远处街道上的,蜂拥而至。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严重的堵塞了城门口。
    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
    后面的人都看不到告示墙,但听到前面的人说人人都可以当官,都是恨不得想要凑过来,哪怕是不认字,也要看一眼。
    “糟糕,快快快,去通知府衙,让他们快点派人过来维持秩序。”
    吏员一看,也是懵了。
    吏员有预料到这一张张告示贴上去,肯定是造成不小的轰动。
    但是万人围观堵塞城门的场面,却是没有丁点预料。
    也是急急忙忙的请府衙的人过来帮忙。
    这人挤人的,万一踩踏闹出人命就又麻烦了。
    “让开让开,都站好别挤,不要生乱!”
    还好,中尉府负责守城门的将领见此,迅速的派遣将士过来,这才把局势给控制住。
    “肃静肃清,大家听我说,这里还有……”吏员似乎自己也忘记了还有多少个告示,刻意的回头看了一眼这才道:“还有十五六个告示,容我一一给大家解读。”
    “这第三条啊,是少府医治疗养司的发布的,经朝议,尊陛下之命,监国令,丞相府议,少府医治疗养司令,凡天下能治病救者为医,医学之人皆可前往医治疗养司,以医术高低为官。”
    “什么意思呢,这个医治疗养司,简单来说就是掌管天下医学的官署,什么是医学,就是治病救人,你被砍伤了可以给你止血,你的了瘟疫可以治好你,就是医学,嗯对对对,只要你能治病救人,肯定能成为医治疗养司的医官,不不不,没有管你们的权力,就是单纯的行医救人……”
    ……
    吏员口干舌燥的解释,满头大汗,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心中更是愁苦。
    就这么一会儿解释下来,就比他在郎中令府当差一天要累。
    可是。
    他还要在这里坚持三天。
    简直不敢想象!
    这三天他要重复多少遍他刚刚说过的话。
    ……
    然而。
    这仅仅是一个开头。
    十五道政令而已,还有更多的政令还在预备当中,蓄势待发。
    至于所造成的影响。
    足以轰动,足以影响深远。
    各种传言开始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大面积的在咸阳地界扩散。
    而就在此时。
    就在咸阳地界,东侧近百里外。
    一个名叫马台里的地方,同样在发生着一件趣事。
    马台里属于骊邑乡,位于咸阳以东,渭河以南,乃是重要的关中要塞之一,东西交通要道。
    “这里曾经也算是京畿之地了,若要攻咸阳,先攻骊邑之地,传说中,仓颉便是此地造字,这才在华夏大地出现了文字。”
    “周朝势弱,秦孝公伐土邽戎在骊邑设下邽县,郑县二地,后魏国崛起,秦国势弱,让出了渭东之地,秦昭襄王令秦国再次雄视六国,攻魏取渭、洛二地。”
    “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这才废下邽县,郑县,在河之南设骊邑,河之北设下邽,同归于内史,属咸阳。”
    “但骊邑城依旧,听说这里安置着修建始皇陵的众多修造者,只怕是戒备森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