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50章 商税:宗货交易书

第150章 商税:宗货交易书(2/3)

   如此。
    便是同意了内史腾所主持的纸张售卖之策!
    如果没有印玺和准字,即便是冯去疾和李斯都同意,也没有用。
    谁让他现在是监国呢!
    “下官遵命!”内史腾内心激动的说着,上前接过批阅的奏折。
    有了这道奏折,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执行纸张售卖之策了。
    而纸张的售卖,被他认为是府库的摇钱树。
    “大律令,这商业税究竟该如何收取,大宗货物的交易还可以衡量,可这小型货物交易,交易次数频繁,无法计算具体数目及盈利。”
    “还有一件事,下官这几日也聊了几个商人,对于招商之事,都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好像并不太相信,生怕朝廷会说话不算数。”
    内史腾刚说完,巴晨就一脸愁苦的诉苦。
    商业司成立了四个司署。
    商署,商业规划署,商业规范署,商税署。
    商署很好操作,就如此次调动各地商旅前来咸阳进行纸张售卖的事情。
    朝廷一道诏令下达,不管在哪里,也要来咸阳。
    这本就没什么操作难度,以往朝廷就是这么干的,轻车熟路,商人们也很听话。
    商业规范署还在准备阶段,而且这件事并不着急,想要做这件事还需要商业法和礼书全面推行之后才行。
    令他头疼的是商业规划署。
    商业规划署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禁止民商,减少官商,提升半官商数量占五成。
    听起来简单。
    此前民商和官商盛行,放开官商数量自然大多数官商拒收欢迎。
    可想要让这些官商按照朝廷的意愿进行布局建设,难度就大了,尤其是招商,一个个都生怕被坑了,不想干,他也不可能直接动用商署来命令。
    而那些民商就更不行了,单咸阳各种民商,想要半官商就有很大的难度。
    这还是其次。
    商税的问题才是更令人头疼的事情。
    此前都是商业司在谋划策略,准备人员部署,这几日才进行尝试,就遇到了难题。
    商税,没办法统计!
    “以前都是如何收税的?”嬴城疑惑的问道。
    “此前,以大宗货物为准,在要道关口收税,如有商旅入函谷关,检查货物进行收税,这些货物进入坊市,检查货物再进行收税。”巴晨迅速的回道:
    “可是现在取消了关税,入坊税这些,就需要以这些货物分散开来最终卖出为准,其中要分为几股甚至十几股,很难统计。”
    “再者,这完成一次交易之后收税,货物在店铺售卖,这每天都是小额细流交易,更无法统计具体盈利。”
    “而这还是其次,有些货物,可能需要转手好几道二道贩子的手才能到达店铺,这转手部分也是错综复杂,无法计税。”
    巴晨也是苦恼。
    一边。
    商业司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整改。
    可以说如今朝廷对商业的支持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商业司已经关停了咸阳城周围五十家手工作坊,那些手工作坊全都是以前遗留的老问题,少府以政令的方式大规模的建设成百上千的作坊。
    有些作坊能够盈利,有些还能保持住,而还有一些完全就是赔本在生产。
    在这几次的调整之中,赔本的作坊已经在陆续的关闭。
    而至少有一百多家以官府运营的作坊,需要以招商的方式,放回有能力接受的人手中,让民商或民接手,转变为半官商。
    同时。
    商业司还需要大量的对外进行招商行为。
    在大量的将原本属于朝廷需要以征发徭役,使用囚徒建设的营造工程,让商旅接手。
    甚至连阿房宫地面砖瓦,道路建设等营造工程,也在以招商的方式让商人接手。
    用隐晦的话来说。
    要改变官府直接驱使百姓的行为,从二级直接结构转变为三级乃至十级驱使结构,即便是出了由下而上的问题,不能让官府成为直接承受者!
    官府如果想要以二级结构驱使百姓,就要做简单的,容易的,可以让百姓轻松获利的,让百姓竞争官府以二级结构开动的营造工程。
    这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商业司主要战略部署之一。
    也就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商业司会全力甩手,要是有人敢包揽长城营造工程,官府可以直接给钱让其负责营造。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要知道,在此之前,不要说手工作坊了,天下三大顶级豪商,卓氏、乌氏、胡氏就是朝廷一手扶持起来的豪商,这三大豪商,控制着天下七成的商业行为。
    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商业的三级结构。
    至于说什么营造工程,九成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