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

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1/2)

    “咸阳乃是朝堂直接管理的地方,并不形同地方郡县,乃是京畿之地。!”
    “咸阳本来是有三个县,即咸阳,咸宁,栎阳三县,但后来改为乡治,由县君管理。”
    “但不管是咸阳,咸宁,栎阳,还是雍城,高陵等地,都具有一定的县府结构,这是其一,再加上咸阳境内城池分布均匀,且均在要害之地,且地域宽广,以城为县即可,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立县。”
    “乡主之地,此时不应以朝廷直接任命,尤其是新立乡里,虽有京畿之便利,但朝廷刚刚集中农田农户,从各方勋贵手中形同夺田夺地,若朝廷直接以任命的方式推进,只有武力震慑一途方能安定。”
    “但是,倘若此时暂将这乡主人选由新乡之代表,各勋贵之族来推选,定然可以以勋贵治勋贵,而这同样是咸阳之便利,近朝堂之地,处处有不法之地,处处无不法之地。”
    “乡主尊朝廷政令,自有法度约束。”
    “且,这是最快速的平定之法,也是目前来说,在朝廷政令推行中,勋贵闹事反对之法。”
    郭达见冯世杰对他所提出之法十分感兴趣,也是振振有词的解说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自信。
    因为他已经看到自家县君眼神放光,对他有刮目相看之意。
    这更加的说明。
    他所提之法,看起来县君也十分的赞同。
    “彩,彩,彩!”
    就在郭达说完之后,冯世杰忍不住的一连道了三声大彩之声。
    对郭达也是赞不绝口的道:“嗯,这些年,你的进步最大,竟然能相想出此法,想必你早已预料此景,这才提前有调查考虑吧,很好,本官就喜欢想办事,能办事,敢办事,会办事之人。”
    “郭达你即可准备一份陈书,其内主要包含三个要点。”
    “第一,县府之弊。”
    “第二,升郡制之利。”
    “第三,具体实施之法。”
    “其余人继续督办春耕之事,不得延误!”
    郭达大喜过望,兴奋道:“属下遵命!”
    众多的吏员羡慕的看了郭达一眼。
    县衙之内的吏员都可以称之为县君的弟子,县君赏识者才会拜师,被县君正式的承认。
    但这也仅仅是迈出第一步而已。
    只有到门生的时候,才算是正式的走进了县君的心中。
    如果能够被县君称之为得意门生,那必然是一种特殊是盛誉,也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到县君积攒的人脉关系来做事。
    弟子可以有很多,门生也可以有很多,但得意门生却少至少有,因为得意门生是用来继承衣钵传承的,大概率下一任内史的职位一定会从县君的得意门生中出现。
    而如今郭达受到县君的赏识,这是一件值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事情。
    县府之内的吏员,大史令有很多,有当了十几年二十年的,也有当了三四年的。
    得到县君赏识,也就意味着被举荐出仕的时间会更早的到来。
    因为当了十几年的大史令不一定能出任县令,当了两三年的大史令并不是没有机会出任县令。
    而这。
    全凭县君一句话!
    “哎,这治理之策,怎么就不是我想出来的呢?”
    有吏员心中一叹,忍不住的遐想,对郭达那也是万分的羡慕。
    迅速的。
    一场咸阳府衙议事就是结束了。
    而就在结束之后不久。
    郭达就拿着一封陈政事疏的陈书来到了冯世杰的面前,将升内史为内史郡及一应县乡划分交给了冯世杰。
    冯世杰看过之后,赞赏的点头道:“很不错的,看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你进步不小!”
    郭达再次得到冯世杰私底下的称赞,忍不住的惊喜道:“谢恩师称赞,弟子在恩师的教导下日就月将,方能有此策。”
    “我这就进宫,你忙去吧!”冯世杰点了点头。
    郭达再次非常郑重的施礼,这才离开。
    可就在郭达刚刚离开,冯世杰盯着手中的陈书,眉头紧皱着又将主吏叫了过来,问道:“东乡郭达都和谁去的?”
    “回县君,就郭达一人啊,这件事还是县君您安排的。”主吏不解的回话,却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哦,对了,是两个人去了。”
    “那日好像有个县主吏掾前来,就是萧何,在什么沛县当主吏,受沛县县令李良的举荐。”
    “县君不在府衙,刚好郭达出门的时候撞上,就一同带去东乡了。”
    “这事县君您也知道,回来之后核实身份后,这个萧何就在府中担任大史令。”
    冯世杰恍然的点头,“嗯,那李良是我早些年跟随姚公出使楚国的时候认识的,算是李公本族的旁支了吧,李良那支在沛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