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99章 下官遵命

第199章 下官遵命(2/3)

了吴中,偷偷见到了楚王负刍,提出了策反正在陈郢安抚楚民的昌平君熊启,此事也是后来调查之中才有发现。”
    “熊启的叛变令人始料未及,李信伐楚大军大败而归,陛下随即下令平叛,熊启退走江淮之地。”
    “自后,陛下令王老将军携举国之兵伐楚,破寿春,俘楚王负刍。”
    “始皇二十四年,虞子期又携带楚王负刍之遗旨拥护熊启为楚王,提出以大江为屏障,吴越为根基之地的经略,并出具一系列休养生息之策,只是不等这些政令推行,陛下便令蒙武将军攻兰陵,熊启战乱中连尸首都没有找全。”
    “事后,这虞子期又回到了吴中,想要以虞氏之名望反秦,却被其父得知后驱逐出吴中。”
    …
    “后来这人不知道经历了什么,竟然亲近陛下,陛下第三次南巡至博浪沙之时,扬言自己有治国良策要面陈陛下,提出了暴政天下,以民为重种种经略,其核心还是废除爵位世袭制,父父子子无穷无尽世袭令国家臃肿不堪,虚浮在内。”
    “大律令也该明白,废除爵位世袭制对我秦国而言也意义非凡,况且还有废分封一事,陛下便没有采纳,虞子期便招摇着离开。”
    “可大概也是机缘巧合吧,天佑陛下,陛下的马车仅仅快了分毫,博浪沙刺杀滚石正中陛下副车,陛下相安无事。”
    “随即陛下震怒,天下捉拿刺客。”
    “这虞子期,便是在那时被抓,不管虞子期有没有参与那场刺杀中,其出现的时机的确巧合的过分,便被陛下给抓了扔在了阿房宫的刑徒中。”
    听着冯世杰事无巨细的说着,嬴城不由的感慨,也难怪会了解的如此清楚。
    算起来这虞子期的年龄也就二十九。
    但这经历。
    也算是传奇的一生了。
    十五岁啊!
    “若不是大律令今日提及这人,此人已经被遗忘了,每天刑徒都在死成百上千的人,这虞子期能活着已经不错了!”冯世杰也是感叹道:“世间之变便是如此。”
    “大律令想要任用这虞子期,一方面来自李信上将军的压力,不过当年之败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李信骄兵冒进导致,那件事也是上将军之痛,我大秦之痛,断然不可能有人再提及。”
    “另一方面,便是废除爵位世袭制,其思想更趋近与墨家的兼爱,却有点另立门户的意思,只要这虞子期不再提及此策,即便不能重用,想必治理一方也算是良才!”
    嬴城点了点头,道:“嗯,既然如此,这人你拿去用吧。”
    “真给下官用么!”冯世杰有点不太确定的说道。
    听到嬴城要将虞子期给他用他就有点奇怪。
    所以他事无巨细的给嬴城说这么多。
    简而言之,这虞子期的才学与淳于越,叔孙通,乃至于与他都可以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如果虞子期出生在秦国,或者早年投效秦国,以其经历来看,不搞废除爵位世袭制,是一个足以和冯公李斯相媲美的人物。
    尤其是这人在谋略之局上有非常高的天赋。
    这样的人给他当吏员,嬴城能舍得吗?
    换句话来说,在朝中,嬴城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嫡系重臣。
    李斯独有一门,但真要和嬴城发生冲突,未必就能倾力支持新政。
    冯公就不用说了,老谋深算的样子,稳重的要命,根本不可能成为嬴城嫡系力量。
    蒙毅离开咸阳。
    三公就如此了。
    而九卿之中。
    除了奉常府令陈强被其子陈延因刺杀一事牵连,其他九卿都是陛下遴选的重臣。
    …
    而即便是新任的奉常府府令赵洽,也是陛下亲命。
    大律府内,还真没几个是嬴城的嫡系,尤其是,大史令还是李斯之子李瞻。
    而十三司。
    淳于越算的宣传司算是一个,因为淳于越的儒家目前在朝中唯一能依仗的只有嬴城。
    其余人不是李斯举荐就是冯公,蒙毅举荐。
    均出自原本的九卿之重要任事官员。
    当然。
    他也一样,要是冯公某一天要他弹劾嬴城,他会毫不犹豫的弹劾嬴城。
    如果放眼整个朝堂。
    就会发现嬴城自身的处境并不好。
    嬴城需要培养自己的嫡系力量,不仅是他这样认为的,冯公,李斯,朝堂上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的。
    而嬴城此时培养自己的嫡系力量,没有人会阻止。
    因为朝堂本就理应如此!
    而这虞子期他说的如此明白,就是在说虞子期有才有能力,可以成为嬴城在朝中的嫡系力量,他现在不清楚的表述,到时候嬴城自己调查清楚之后又怪罪他没讲清楚,反正这件事又不是什么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