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203章 投入与回报

第203章 投入与回报(2/3)

比如!
    工业司用一文钱将一个占地面积达到两万多平的蓑衣作坊,租给了一个卖草鞋的老农。
    立木取信的故事比比皆是,就看要如何理解了。
    在没有工业司之前。
    整个秦国的手工制造业全部在少府名下,少府负责营造,经营,一部分归入如胡秀,乌氏倮,卓诚这样的豪商手中。
    也就是朝廷进行大面积的投入资金建作坊。
    这其中就有一个还算是不错营收的作坊,蓑衣作坊!
    蓑衣是遮风挡雨保暖之物,包括蓑衣、斗笠两个部分,造价便宜,是每个人的雨天必备之物。
    乡里之中的百姓时有自制。
    但对于勋贵来说蓑衣造价便宜,卖的又不贵,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基本无人将注意打到蓑衣产业中。
    这保证了蓑衣作坊的盈利。
    而这处蓑衣作坊,算是整个咸阳最大的一处蓑衣作坊了。
    “不知道啊,老汉哪里知道那么多,总之,咱就出了一文钱,这蓑衣作坊就变成我的,那官老爷说,盈利了补足一千钱,不盈利不用咱担任何责任。”
    “咱以前是卖草鞋了,这稻草秸秆等等编制成草鞋箩筐之类的,蓑衣草鞋都是自己编的,对这手艺熟悉啊,左右一盘算,就答应了下来,这不,这蓑衣作坊就成咱的了。”
    嬴城转悠着就转到一个在咸阳城里面的作坊门口,就好奇的走了进去。
    这一打听知道,和脑海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处理过的政令对应在了一起。
    工业司杨宏为了将朝廷主持的手工业作坊卖出去,煞费心思。
    因为刚开始根本没有人敢接手朝廷的作坊。
    为这事商业司巴晨在他面前抱怨了很多次,招商不容易,没有人接手只能是朝廷来盘活。
    手工业作坊一直都是少府的杨宏在主事。
    为了租出去。
    便用了一文钱法。
    这个一文钱法甚至要比宗室的一文钱法还要早。
    用一文钱卖掉蓑衣作坊,盈利补足,不盈利关门大吉不承担任何责任。
    等同于免费送了。
    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朝廷的决心,鼓励大家勇敢的接手朝廷作坊。
    “那你这经营的怎么样?”
    嬴城忍不住的问道。
    说真的。
    他觉得这蓑衣作坊按照这个趋势,不到三年就得倒闭了。
    “啥经营不经营咱老汉不知道,不过最近有好几千的订单,在日夜加工的赶制呢!”
    “能赚不少钱!”
    嬴城摇了摇头,道:“你得先学会认字,还得学会算账,还要有和这些下订单的人维持好关系,还要拓展新的售卖关系,学会如何经营。”
    “你现在不懂没关系,你可以聘请算账的先生,再找个识字的读书人和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同时呢,你这手底下也有好几十号人,要学会管理这些人。”
    “另外,你还要和你这些工匠们签订雇佣契约,定时的给他们发酬劳。”
    嬴城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
    “那不行不行,我这钱都没有赚呢,就要往里面搭钱,不干,那算账先生要的可贵了。”
    “等这些蓑衣斗笠卖出去了,再说!”
    说着,老汉一脸不乐意的继续编制蓑衣,都不想理会嬴城了。
    嬴城着急的搓着手。
    话到嘴边张了张嘴,又叹了口气。
    转身离开了蓑衣作坊,无奈道:“走,去商业司。”
    可走了两步,嬴城又停下了脚步,摇头道:“算了,明天再说吧!”
    很无奈的一个问题。
    有投入才会有回报。
    就和编制草鞋一样,投入了劳力才能回报钱财。
    可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便是,如老汉一样思想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经营,对投入和产出之概念,完全懵懂。
    这样的作坊,一旦有竞争压力,而且一定会有竞争压力,就会被碾压的什么都不剩。
    可这样的人,还是死认理的油盐不进的不听劝。
    而现在。
    他要改变的是无数个像这样的人。
    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嬴城寻思着大乐司的戏曲也该开始了。
    便出了城随便找了个距离最近的里去听戏。
    这才把心情给调整过来。
    大乐司以巡回演出的方式在所有的乡里内转悠着开台唱戏。
    几十个戏曲故事轮换着一遍遍演。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每每听戏的时候,都有一片鬼哭狼嚎的感动声和谩骂声。
    而这。
    就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