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212章 汧县虞子期

第212章 汧县虞子期(1/3)

    嬴城并没有与民同乐的想法。
    只是安静的看着芝山里的人聊天侃地,并不是天文地理,是一些不怎么遮掩的荤话。
    也没有见到想象中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情况。
    大乐司大概在十点多结束了唱戏。
    宴会也在十点多结束,各自回家休息。
    等到十一点的时候。
    整个芝山里变得死寂一般的沉,不见一丁点的光亮和听不到一丝的声音。
    只有偶尔的传出的犬吠声。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
    天不亮。
    嬴城便再次踏上了前往陈仓的路。
    陈仓县在雍城的西南侧,渭水北岸,要过汧水。
    听芝山里的人说。
    汧水有南汧和北汧两个地方。
    上天区别对待这两个地方。
    汧水一路从蜿蜒崎区的岐山奔腾下来,南汧水居山而建,连汧水的分毫都用不到,但在北汧水,却有一个缺口,分流了汧水,滋润了一片荒原成为了沃野。
    如果纵横看岐山。
    位于黄土高原边角,岐山属于秦岭的头,祁连山山脉尾巴,贺兰山山系的下方,属于三大山脉的交汇之地。
    汧水便是源于祁连山水系。
    想要搞懂整个关中的农业,想要搞懂天下的农业。
    首先就要搞懂关中乃至天下错综复杂的水系。
    而想要找到乡里之安置之地,就必须要沿着这庞大的水系去寻找。
    而但凡有水的地方,水流缓慢且能利用河水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居住的人家。
    而陈仓在汧水南岸。
    嬴城便是要从陈仓进岐山,前往汧县。
    陈仓是一座军事重城。
    凡军事重地,必有国库府的粮仓。
    而陈仓。
    便是关中之地最重要的一处粮仓。
    并不是陈仓盛产粮食。
    陈仓南靠渭水,紧靠秦岭和岐山,往西走便是崇山峻岭,只有渭水北岸的地方有一处不大的平原产量。
    但之所以成为粮仓重地。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陇西。
    陇西的粮食通过渭水水运储藏在陈仓。
    是秦国战略储备粮食之地。
    「喝!」
    远远的,嬴城就见到一座军营之中传来阵阵震天的将士训练声。
    陈仓屯兵一万,属于半军政地。
    但军政分离是此次军功军爵荣誉优待制的重要改制之一。
    陈仓设县。
    驻守在陈仓的军事另外择选了靠近粮仓的地方安营,陈仓正式成为了县城。
    嬴城没有通知任何人。
    只是在军营外面转了一圈。
    在粮仓里面转了一圈。
    找到了前往汧县的路,就离开了陈仓,前往了汧县。
    「在集中一国之力所办事的力量,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
    嬴城不得不感慨。
    西方道就路过岐山,沿着汧水往被拐了个弯,进入了北汧县,最终进入了陇西。
    就在岐山这一段路。
    嬴城感受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力量。
    就沿着岐山。
    一条以神秘伟力开辟出来的西方道进山路。
    可谓是在崇山峻岭中前进。
    再看看自己脚下,崎区的进山路就知道修建西方道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
    虽然这很残忍。
    但这就是高度统一下的力量。
    而到目前为止。
    西方道还没有修完,似乎始皇帝的打算,是要往天尽头修。
    很多人将始皇帝的落幕归结为缺少一个世界地图。
    但在他看来。
    只觉得这是一个玩笑。
    就目前来说。
    秦国对地图的开发,还是非常高效的。
    西方道的修建已经过了兰州,过了黄河拐角,抵达了腾格里沙漠的边缘。
    而秦直道近乎到了阴山脚下。
    而这。
    无论是北方还是西方,都遇到了阻碍的力量。
    这个庞然大物的瓦解。
    源自于内部不可调节的矛盾,而胡亥,加快了这种矛盾在极其短时间内的剧变。
    如果胡亥拥有始皇帝一半的魄力和格局,尚且还能维持到三世的到来。
    顶多。
    放弃关外,扼守关中四关。
    任关外东西南北风吹,对秦国而言,顶多再次出现战国之景象而已。
    不到晌午。
    嬴城路过岐山内最危险的一段路,正式进入了研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