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朕,君临天下! > 十四 朝议(续)

十四 朝议(续)(1/2)

    ……
    刘策本想继续跟工部尚书杨思诚交谈几句,但仔细一想,这技术宅做事一向勤勤恳恳,也想不到该说些什么,便直接跟众人问道:“对了,王道夫这匹夫还在宫门外么?”
    许文静答道:“陛下,都六天了,这王道夫着实有些过分,拉着一帮金陵学子天天堵在宫门外闹,严重影响陛下的声誉。”
    刘策身体向后微微一扬:“那么他到底在闹些什么?朕很好奇,是什么事,让王道夫这位大儒不惜拔山涉水,从数千里外江南跑长安来闹?”
    叶斌说道:“陛下,这王道夫言靖地今年大灾,朝廷见死不救,要为靖地百姓请命,恳请陛下发粮赈灾。”
    刘策闻言,脸色微微一沉,不及开口,公羊高抢先道:“这王道夫确实不可理喻,微臣见过他一面,
    还将新刊的报纸交他手中,结果这王大儒连看都不看一言,直说这报纸上内容乃朝廷编篡欺骗百姓。”
    法纪当即起身:“我朝自立国至今虽然不过区区三载不到光阴,但报纸在远东各地发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无论是大汉时报,还是文学诗词娱乐闲杂刊登,每一条皆经过印刷厂严格检验证实,这王道夫看都不看一眼就敢断言报纸有假,
    这种迂腐顽固之辈,也配的上大儒二字?实在是有辱真正读书人声誉,微臣该仔细查查他的底细,
    若有违反大汉律法,定叫严惩!”
    秦墨叹道:“中原各地儒生多是如此,终日捧着一本圣贤之道死记硬背,却不事劳作,宛若附骨之蛆,仗着身后士族的支持肆意妄为,
    类似辛弃玄、诸葛稚这类有志儒生真是少之又少,微臣想公羊尚书也该跟本官一样,对此深有体会。”
    公羊高闭目一脸严肃的摇摇头,算是默认了秦墨所言,眼下儒学一派的现状,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当成儒学异类备受排挤呢?
    对与王道夫的看法,六部尚书的态度都是难得空前一致,认为这就是一个没事找事的混球而已,跟一年前被贬斥的一品翰林院大学士孔逸夫没有任何区别。
    刘策靠在桌案边,右手臂枕着半边脸颊,左手轻点桌面,思索片刻轻喝一声:“王司监!”
    “老奴在!”
    话音一落,龙椅后的山河社稷图屏风里走出一条人影恭敬地站在刘策身边。
    他身穿宦官服饰,正是服侍刘策起居的前朝太监,王孝禹,估计也是中原最后一个太监了。
    刘策对王孝禹说道:“命人准备一副桌椅,去请王道夫上殿,切记不可怠慢人家。”
    “老奴遵旨。”
    王孝禹领旨出了大殿,向未央宫宫门外快步走去。
    ……
    “陛下,陛下啊,你难道真的想当遗臭万年的昏君么?”
    “你穷兵黩武与蒙洛人开战,可置边疆百姓生家性命与何处?”
    “陛下!你出来看看吧,靖地饿殍遍野啊,难道你就不闻不问么?”
    “老天爷啊!你开开眼,救救我中原百姓吧!老天爷啊!”
    宫门外,王道夫带着一众学子,依然跪在地上仰天呐喊,引来无数路过百姓围观,对他是指指点点。
    “这老头到底什么人啊?”
    “谁知道,天天跪在宫门外瞎嚷嚷,鬼知道他要干什么!”
    “也得亏咱陛下仁慈,若换前朝皇帝,你信不信他这么闹早就被拖去砍了。”
    “就是啊,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对与王道夫的举止,围观百姓表示很不理解,如果有冤情想表达诉求,完全可以去找东郡府尹倾诉,结果这老头却天天在这里闹,从早闹到晚,谁劝也不听。
    王道夫骂累了,递过学生送来的茶水,喝上一口润了润嗓子,然后指着周围围观的百姓,喝道:“你们这群凡夫俗子,是在看老夫笑话么?老夫在做的事,可是为你们请命啊!”
    百姓闻言顿时面面相觑,为我们请命?请的什么命?我们日子过的好好的,什么时候要你来说三道四了?
    “哼,凡夫俗子,不读圣贤之书,大道理也听不懂,罢了,跟你们说话真是徒费口舌!”
    王道夫不去理会百姓,轻蔑的丢下一句,然后继续高声大喊起来……
    也就这时,王孝禹带着一众侍卫来到了宫门外,看到王道夫还在那里瞎骂,不由脸色一沉,缓步上前说道:“王大儒,陛下请你入宫一叙。”
    王道夫闻言顿时双眼一亮:“陛下真要见老夫?”
    王孝禹双手交叉垂在小腹位置,正色说道:“自然是真的,王大儒,还不随我进宫。”
    王道夫立马在学生搀扶下起身,仔细收拾了下衣着仪表,脸上容光焕发。
    六天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真的打动了宫里的新君,过了今日,自己的名声将传遍大江南北!
    王道夫心中已经盘算好了,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