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569章 熏过的卤味,吃起来果然别有一番滋味!东北杀生鱼!【除夕快乐】

第569章 熏过的卤味,吃起来果然别有一番滋味!东北杀生鱼!【除夕快乐】(2/4)

水的:
    “老袁你对东北菜更了解,是时候净化一下京城的东北菜了,就你这块头,一般的店面也不敢招惹,安全得很。”
    袁德彪倒真有点心动。
    他之前去《人间风味》拍过菜,但那种细致讲解教程的方式,他不太适应。
    东北菜原本就比较粗犷,步骤什么的也没那么多严苛讲究,但节目中搭档的是以精细见长的邱振华,两人不怎么来电,节目效果一般。
    而探店就不一样了,袁德彪块头大,还自带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属性,再加上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这样的人做探店节目,效果应该更好。
    “既然你们都撺掇,那我就跟着拍两期试试,先看看你们的节奏。”
    拍探店都是有套路的,只要掌握了技巧,再加上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打底,基本上都能在网上闯出一番名堂。
    上午快十一点的时候,卤味做好。
    大家走出茶室,开始观摩熏肉中最重要的一步——熏。
    厨房里,一口大铁锅已经准备妥当,旁边放着一个摆满卤味的大篦子,篦子上还带着提手,可以直接放到锅里。
    袁德彪说道:
    “熏肉分为冷熏和热熏,我们平时一般用的就是热熏,比较快,上色勐,但就是不好掌握,熏过头了也没法补救。”
    热熏和冷熏的最大区别是,热熏是先将铁锅烧红,然后将准备好的白砂糖投进去,再迅速放上摆满卤味的篦子,盖上锅盖。
    约莫一分钟后,就差不多该出锅了。
    掀开锅盖,将卤味拿出来晾着。
    热熏对厨师的经验以及手法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根据食材的量以及铁锅的温度,及时调整用糖的量。
    “初学者最好别用热熏,不仅是因为容易翻车,最重要的是,容易烫到。”
    想想也是,烧红的铁锅,慌里慌张的撒入白糖,再赶紧摆上卤味,这个过程万一碰到锅,至少会被烫出一个大燎泡。
    要是糖多了,导致熏出来的卤味苦味过重,那基本上就等于毁了一锅卤味。
    所以袁德彪比较推荐冷熏。
    这个相对简单,上手更快,而且还能灵活掌握卤味的熏制程度。
    卤味根据熏制时间的长短分为金黄、嫩红、枣红三个阶段,在冷熏的过程中,新手也能轻松掌握,所以袁德彪比较推荐。
    戴建利问道:
    “冷熏和热熏用的糖一样吗?”
    “不一样,热熏用绵白糖,起烟效果更好;冷熏用白砂糖,结构更疏松,热量更容易透出来。”
    袁德彪说完,又冲谢保民说道:
    “老谢应该很懂啊,他二十来岁那会儿专门在我爸面前表演过,等他走后我爸狠狠把我揍了一顿……”
    啧啧啧,师兄还干过这种事儿呢?
    谢保民笑了笑:
    “那会儿年少轻狂,谁能想到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那会儿还不会呢,要是再回到过去,我肯定不会做熏肉让你挨打了。”
    袁德彪笑笑,刚要说老谢仗义。
    谢保民便来了一句:
    “我做雪绵豆沙!”
    袁德彪:“……”
    狗东西,你嫌我挨打不够狠是吧?
    雪绵豆沙是东北菜里难度比较高的菜品,需要把蛋清打发了,包着豆沙低温油炸,在让蛋清在油中膨发胀大。
    整个过程对厨艺和经验要求较高。
    二十来岁那会儿,袁德彪虽然能把雪绵豆沙做出来,但卖相口感都一般,绝对跟老谢比不起。
    说不定等他走了,年轻的袁德彪会被吊起来打。
    玩笑过后,袁德彪看着一旁的徒弟问道:
    “刷油了吗?”
    “刷过了。”
    他对林旭说道:
    “做好的卤货在熏制前,需要刷一层油,这有助于焦糖烟气附着在肉皮表面,卖相会更好。”
    林旭没想到还有这种讲究。
    又学会一招啊。
    袁德彪往铁锅的锅底垫了块锡纸,根据卤肉的量,往上面撒了小半碗白砂糖,撒的时候还稍稍摊开了一下。
    接着将摆满了卤味的篦子放在铁锅内。
    一切准备就绪,盖上盖子。
    这是典型的冷熏套路,袁德彪盖上锅盖后对大家说道:
    “接下来就该熏了,这个过程很短,要注意观察。”
    说完,他打开了铁锅下面的灶头,并调成了中小火。
    热熏时,灶上是不开火的,只要把铁锅烧红,接下来就是关火撒糖开始熏制。
    而冷熏,是需要把白砂糖在锅里慢慢加热,整个过程比较好掌握,而且熏制的程度容易控制。
    不过冷熏也有缺点,这种缓慢上色的效果没有热熏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