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 第三十四章 危机中前行

第三十四章 危机中前行(1/2)

    “以后你就会慢慢习惯的,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陈伟东望着远处的海港,思绪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
    一九九七年的“无穷大”公司,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中计算机公司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
    由于陈伟东的“放任”,计算机公司都已经不能用财大气粗来形容了。
    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
    短短一年时间,“无穷大”就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了香江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公司业务也从即时通讯,拓展到了游戏,音乐,小说等方面。
    在职员工达到了七百多名。
    放眼整个东南亚,也未必不能当第一。
    “香江大学”、“香江科技大学”、“香江理工大学”等等一系列的高校毕业生,都以收到“无穷大”公司的offer为荣。
    这并不代表无穷大公司的技术水平有多么的高端,而是因为它给出的薪资实在是太高了。
    就算是刚进公司的实习生,月薪也达到了惊人的35万港元。
    由于泰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整个亚太地区。
    香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公司倒闭,裁员,降薪。
    在这个人人自危,生怕一觉醒来就被炒鱿鱼的时期,“无穷大”公司还能保持扩张,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公司最初的几个管理层,现在的年薪+奖金也达到令人咋舌的三千多万,就算在中环置业买房都不是问题,甚至比一般的二线明星收入还高。
    一些新闻媒体更是戏称他们为“打工皇帝”。
    当然,想要进入管理层,除了需要相对应的能力以外,还是有一些硬性指标的。
    比如,香江本地人在跟同事交流的时候,很喜欢用英文混合粤语。
    公司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不允许,但也在私底声明了,任何人都一定要会讲普通话。
    否则,绝对不可能有晋升的机会。
    用大老板的话来说,“香江都已经回归了,你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还系不系华夏人了。”
    以后公司发展起来了,派你到大陆去,怎么跟人交流?
    宋云江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管理层也提拔上来不少从大陆过来的技术员。
    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周末双休,各种补贴,领导时不时的就喜欢发奖金,钱就像是多的没地方花似的。
    连李晞儿都多次抱怨,隔壁公司待遇太好了,想要去那边上班。
    这就是“无穷大”公司的现状。
    也是因为太过人性化,时不时就会有个别本地员工的亲属,非要来公司“视察”。
    要求公司管理层给员工多安排一些工作,理由就是:每天工作不到八小时,太轻松了,这不符合香江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年轻人就是要多吃苦诸如此类的话。
    公司一些员工听了,简直无语。
    幸好公司高层出面,好声好气的跟他们解释,“我们是高科技公司,不是工厂流水线,都是上面安排的,我们也没办法,之类的”
    如此这般,才能安抚那些每天吃完早茶,没事干来公司转悠的阿婆,老太公什么的。
    同样,因为“无穷大”给出的薪水,远远高出了行业平均水平,导致公司副总理宋云江在一次下班途中遭到了袭击。
    幸好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加上被路人群众及时发现,这才化险为夷。
    不过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公司高层非常重视。
    马上斥巨资到安保公司招聘了数名“退伍士兵”,专门负责公司高管的人身安全问题。
    又花了几百万给当地警署升级了电脑设备,这才彻底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
    一九九七年,七月。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因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雷同,经济命门也相似。
    泰铢倒下后,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也相继成为了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紧接着,危机波及到了呆湾、香江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
    为了抬高国际炒家的资金成本,多国的利率急升,造成的内部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企业倒闭,银行坏账飙升,失业率上升,东南亚金融风暴彻底演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
    一九九七年,十月。
    呆湾银行放弃了保卫新台币汇率,新台币在一天内贬值了65。
    危机传至香江股市和汇市。
    市场上开始流传,香江为保持竞争力,或将放弃捍卫联系汇率制度。
    同时一些工商界人士也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建议港币贬值。
    于是,那些听风就是雨的媒体,趁机搞了个大新闻,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港元抛售狂潮。
    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