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五章 天子传召(上)

第五章 天子传召(上)(2/3)

人在场与众多姬妾纵情声色,花天酒地,甚至于有时候麾下将官来禀报事情,他还会把女儿、妻妾当成仆人,让她们打水或是递个毛巾。
    偶尔,他还会入宫请皇帝赐几个美姬。
    当然了,这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自污手段,跟王翦出征之前不断向始皇帝讨要封赏一样。
    毕竟没有哪个喜欢没有缺点、无欲无求的臣子。
    以郭子仪所立的功劳,其实早就到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地步了,因为天子早就对他封无可封了。
    但是郭子仪这人人老成精,深谙贾诩的谋身之道,他频频自毁清誉,皇帝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时间长了也就放下了戒备之心。
    而且他一生与人为善,哪怕是鱼朝恩派人挖了郭氏的祖坟他也没有作出过激举措,与他打交道之人,无论忠奸,还是宦官、叛臣都对他十分尊重。
    于是这么些年下来,郭家非但没有遭祸,反而是枝繁叶茂。
    对于不修筑院墙一事,郭子仪自是有一番计较的。
    在他看来,郭家吃官粮的马有五百匹,吃官饭的有一千人,家族承蒙皇恩太多,享受的待遇太过丰厚,假如筑起高墙闭门谢客,说不准就会有人觉得他傲如韩信,自恃功高。
    一众臣僚也会与他渐行渐远,一旦有人心怀怨恨,诬告他图谋不轨,再有贪天之功和嫉贤妒能的人出来做证,到时候郭家就九族尽灭了。
    而如果郭府四门大开,坦坦荡荡,使天下人都能看到里面的情形,就算有谗言和诽谤兴起,又有何惧哉?
    虽然郭映达不到老爹郭子仪这种“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的境界,但对他的处事方式还是十分佩服的。
    当然了,也仅仅是佩服而已,若是真让他学着老爹不得罪阉宦小人、处处忍让,他可做不到。
    此时正是日上中天之际,郭映召来了十多个舞姬乐师演奏舞乐,一边享受着贴身美婢投喂的果蔬,惬意极了。
    没办法,大唐郡王家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光是郭子仪一年的俸禄就有二十四万贯之多,再加上四代君王前前后后赐的良田美器、名园大馆、珍贵玩物和歌伎舞姬,说是富甲一方也不为过。
    但财富这东西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郭映估摸着等郭子仪一死,郭家也保不住这些,于是挥霍起来毫无负担。
    就在他沉浸在美妙的歌舞节奏中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郭映转头向后望去,就见府里的管事郭阿大满脸焦灼之色匆匆奔来。
    “郎君,圣人有召。”
    “圣人召唤你去禀报我阿翁就是了,找我作甚,没看见我正在为令公八十三岁寿辰编排舞乐吗?”
    郭映很是不悦地蹙起眉头呵斥一声,旋即转过身对着身前的几位舞姬柔声笑道:“接着奏乐接着舞。”
    郭阿大苦笑一声,他是府里的老人了,自是清楚自家八郎好色的性子。
    见状只好硬着头皮提醒:“郎君,圣人要召见的是您,不是令公。”
    闻言,郭映登时愣住了。
    “胡说八道,圣人如何会召我一介白身,一准是你弄错了。”
    虽然郭映自忖自己闯的祸事不小,但他估计此事最多也就发到大理寺走一走流程,怎么会引得皇帝召见呢?
    他是百思不得骑姐。
    郭阿大叹口气,继续说道:“仆都问前来传旨的内给事三遍了,怎么可能弄错呢?”
    见郭阿大言之凿凿,郭映心头一悬。
    内给事,侍从禁闱,掌承旨劳问,分判省事,说通俗点就是传旨太监,按说是不会犯传错旨意这种低级错误的。
    他回头望了眼身前的莺莺燕燕,却发现原本热闹欢腾的凉亭已然是一片寂静。
    这些舞姬大多都是天子赐的宫人,最是会察言观色,刚才那番话她们已隐约听明白了些。
    于是乎,原本还围绕着郭映嬉戏取乐的众多舞姬,便悄无声息地退散开来,站成两排恭敬垂立在凉亭周围,默然不语,宛若雕像。
    显然,她们也清楚天子召见不是什么好事儿,不愿意在此时触了主人的霉头。
    见此一幕,郭映的脸上不由泛起一抹苦涩,他心知这一劫是躲不过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气魄。
    回过神来,郭映拍了拍额头,神情哀戚,一副的生无可恋。
    “阿大,去寻根上好的金丝绳来,我要吊死在后院的歪脖子树上。”
    郭阿大闻言嘴角一抽,他自然知道郭映说的是玩笑话,但见他如此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禁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郎君说笑了,府里的树月月都有人修理,一颗比一颗直,哪来的歪脖子树。”
    “那金丝绳呢?”
    “仆见过有富贵人家将金丝编成金缕玉衣的,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