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八章 君前奏对(下)

第八章 君前奏对(下)(2/3)

论如何也不会轻饶。”
    天知道郭映那首?夏日绝句?对他的心理冲击有多大,毫不夸张的说,此诗若是流传出去,他李适肯定落不下什么好名。
    若是郭映知道李适此刻的想法,定是要悚然而惊。
    他当初写这诗的时候只是有感而发,哪知李适会另有一番解读,不过李适的解读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毕竟易安居士李清照写这诗的背景正是在南宋建炎年间,彼时,金军南下,大金臣藩宋国国主完颜构与一众臣望风而逃,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因为一场叛乱临阵脱逃,让她一介弱女子深为羞愧。
    不久,赵明诚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
    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
    歌颂了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了赵九等一众人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也难怪李适当初看到这诗的第一反应是怒从心头起了。
    郭映当然不知道这些,见皇帝指责他“煽谣国是”“指斥乘舆”,还以为是他在风月场上键政传到宫中了呢,忙伏身叩首:“草民领罪。”
    李适轻笑一声,面上不可置否,也不说怎么处置,而是问起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郭卿年方几何了?”
    不经意间,称呼竟也是变了。
    郭映被他突如其来的家常话搞得一头雾水,但还是老实答道:“草民是宝应元年生人,不觉已虚度十八载。”
    “是吗?朕长子宣王也是宝应元年生人,不过他呀,去年就为人父了。
    你如今也到了婚配的年纪,为何迟迟不成婚呢,是没有找到门当户对的适龄女子吗?
    若是如此,朕便吩咐淑妃召命妇们入宫,为你讨一门好亲事。”
    李适一本正经地看着郭映,似乎很关心他的终身大事。
    郭映仍不解其意,愣了半晌,才讷讷地回道:“草民自幼好读?史记??汉书?,每每读到霍骠骑说出那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时,都不禁胸襟阔展,豪气顿生。
    如今匈奴虽灭,但吐蕃尚存,草民每每想到遗民断肠在凉州,连饭都吃不下,哪里还有心思谈什么婚嫁。”
    李适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笑,似赞许又似讥嘲:“朕怎么听说你平日里经常出入烟花柳巷,顿顿酒不离口肉不离手?”
    这时,郭映低垂的脸庞露出丝丝哀伤,却见他语气沉重说道:“确实如此,但草民也是见‘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心中愤懑难平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以酒色麻痹自己,让自己忘却这份痛苦罢了。”
    他这番无限把自己形象拔高的说法李适自是不信,但他没有急着反驳什么,反倒是顺势追问了一句:“那如果朕让你总领京西北七镇,你能击破吐蕃吗?”
    “呃——”
    郭映傻眼了,他的初衷不过是想给自己加点戏,但皇帝似乎是有当真的意思了,这让他瞬间骑虎难下了。
    “朕问你话呢,你怎么哑巴了?”见郭映久久不答话,李适皱眉催促道。
    “不能。”
    郭映犹豫了一番答道。
    他可不愿效仿袁嘟嘟,乱夸海口。
    开玩笑,穿越前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也就是相比古人见识广博了些,真论行军打仗他说不定还不如赵括、马谡、李景隆这帮人呢。
    若是让他当个前锋什么的,指不定还有得说法,毕竟原主武艺超群,弓马兵器,样样娴熟。
    “那朕让你节制一镇,你能光复一州吗?”李适继续循循善诱。
    “光复一州容易,只怕得而复失。”
    话到此处,郭映哪还会不知道李适这是在给他挖坑,他自然不会信心满满的保证什么。
    当然了,这也并非是他的谦辞,而是真的心有顾虑。
    要知道京西北七镇并非一体,以一镇兵力对上吐蕃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使能够先发制人,夺回失地,若是其他几镇不出百姓、兵士协助筑城戍守,多半是要得而复失。
    “那朕让你守一堡,你能击破来犯之敌,保全疆土吗?”李适复又问。
    迎着李适的咄咄目光,郭映沉吟片刻,缓缓颔首:“能。”
    他估摸着再说不能就要被当成只会夸夸其谈的绣花枕头了,搞不好有性命之忧,而且前面树立的光辉形象也要毁于一旦,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话。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见状,李适满意地笑了笑:“你不是整日嚷嚷着请伐吐蕃、收复失地么,等晚些时候,朕就给你寻个与吐蕃接壤的军堡让你赴任。”
    “朕给三天的时间打点行装,备弓马,募护卫,三日之后,圣旨到了郭府,你就得启程了。”
    这么快?
    郭映愕然,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