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十章 去处

第十章 去处(1/2)

    郭映微抿双唇,迟疑片刻后低声道:“圣人倒是没有明言,不过孩儿估计要么是泾原、要么是凤翔。”
    这是他的猜测。
    大唐与吐蕃接壤的方镇一共有六个,分别是朔方镇、泾原镇、凤翔镇、山南西道、剑南西川与剑南东川。
    六镇之中,除了剑南东川与山南西道由于地理原因,极少受到吐蕃侵扰,其余四镇常年都与吐蕃东道、南道的数十万兵马交锋,战火经久不息。
    便是吐蕃没有大举入侵,千百人的小战事也是屡见不鲜。
    当然,这种级别的战事并不会记载在史书之中,连摆上御案都难,因为这种小规模的战事对灭国以数计、斩获以数万计的大唐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哪怕如今的大唐不复昔日荣光,但这种小打小闹的战事还是无法像后世的王朝堂而皇之的称之为“某某大捷”。
    话归正题。
    剑南之地郭映估摸着李适不会让他去,因为京中有传言说圣人要召当了十多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崔宁入京,另派了张延赏担任节度观察使。
    很明显,李适是有将西川兵马财赋收归中央的意思,这样万一事情有变,他还可以效仿玄宗皇帝幸蜀。
    郭映自忖他既非李适心腹、又不认识张延赏,李适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将他摆在这个不合时宜的地方。
    至于让他去朔方镇那就更不可能了。
    普天之下谁不知道现在的朔方留后常谦光是老令公郭子仪的旧部,让他去朔方不等于是鱼入大海,只要李适这个皇帝脑子没坏,断然不可能做出这种决定。
    抛除朔方等四镇,也就剩下凤翔、泾原两个去处了,现任的泾原节度使是安西军宿将段秀实。
    安史之乱时,段秀实同神通大将李嗣业一道率领步骑五千入中原平乱,后来李嗣业战死沙场,河陇失陷,段秀实及其麾下的安西老兵便再也没能回去。
    而现任的凤翔节度使则是曾经的卢龙节度使朱泚,他是自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数任节度使中唯一一个主动入朝觐见的,堪称是一个“大忠臣”。
    这二人与郭子仪的来往都不算紧密,而且各自的防区又整好正对着吐蕃攻占了的原州、秦州,郭映估计这正好能合了李适的意。
    当然,他也无所谓了。
    毕竟没得选。
    “泾原、凤翔紧临戎疆,你若是真去了,还需谨慎行事,莫要莽莽广广,须知战阵之上,刀枪无眼。”
    赵氏听了,忍不住又叮嘱几句,末了,温柔一笑:“饿了吧?”
    “为娘一早就让庖厨给你煨了人参乌鸡汤,只是方才一直和你说话都忘记了这事儿,我呀,这就吩咐人给你端来。”
    “原本是不饿,不过阿娘这么一说,倒是确实饿了。”
    郭映自不会拂了她的好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穿越这两年多以来,赵氏待他那是全心全意,他怎么可能毫无触动。
    只不过他生来性子傲娇,不喜欢把心里话表露出来罢了。
    说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吗?
    赵氏看着郭映,心里也很是熨帖,这幅母慈子孝的画面属实温馨,只是这幅画面持续了没多久就被郭晚这丫头破坏殆尽了。
    却是她觉得郭映和赵氏无视了自己,立即鼓起腮帮子,瞪圆了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嘟着嘴巴娇声道:“娘,你偏心,女儿不活啦,哇呜哇呜——”
    说着,便伸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嘤嘤嘤嘤假哭起来。
    赵氏被她这副孩童撒泼的模样弄得哭笑不得,伸手推搡着郭晚,嗔怒道:“你哥一年半载才回来几回,娘专门让人给他熬碗汤补补身子,怎么就是偏心了?”
    “哼,我不管,我就是不许他一个人偷吃,我也要喝鸡汤。”郭晚取下捂着眼睛的玉手,委屈地撅了撅嘴,脆声道。
    “让你喝,让你喝……不就一碗汤吗!”郭映无奈摇头,宠溺的刮了刮郭晚的鼻尖。
    郭晚顿时眉开眼笑,冲郭映扬起一抹讨好的笑容,甜糯糯的唤道:“我就知道八哥你最疼我了。”
    瞧着兄妹俩亲昵的相互依偎嬉戏,赵氏脸上不禁也挂上了淡淡的笑容。
    入得室内,郭映便见桌上摆放了一罐热腾腾的人参乌鸡汤,香味扑鼻,闻起来就叫人食指大动。
    他坐下后,立刻就有婢女给他盛上,抓起勺子盛舀起一块人参鸡汤送进口中,细细品尝了片刻,顿时眼前一亮。
    “这汤味美醇厚,鸡肉滑嫩爽口,简直绝了。”
    “是呢是呢。”郭晚跟着附和,一双水汪汪的杏仁眸中溢满笑意,但片刻之后,她又蹙起了秀气的娥眉,道:“不过还是娘亲手炖的猪肺汤更好喝。”
    “你这丫头,倒是会拣好听的说。”赵氏嗔了她一眼,轻声呵斥道,但嘴角含着的笑意却是止都止不住。
    郭映亦跟着笑了起来,人生在世,不就求个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