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三十四章 名将

第三十四章 名将(1/2)

    如此单调繁重、枯燥无味的行军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大军抵达山南西道治所梁州,才算是告一段落。
    李晟领的神策军、曲环领的行营军都在,当然,二人不是在等郭映这一路无足轻重的兵马,而是在等山南东道的梁崇义派兵。
    只是梁崇义割据襄汉七州之地已久,对于入蜀救援西川并不上心,最终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千人。
    当然了,这人和河朔三镇田承嗣、李宝臣等人不一样,对朝廷还算恭顺,没什么王天下的心思,顶多是想效仿汉末的诸侯刘表,保一方之土,做个守户之犬罢了。
    十月十六一早,李晟擂鼓聚将,召众人商议入蜀作战的具体事宜,战略战术,郭映作为皇帝亲点的随军人员,自然也是有资格参加的,只是未必能有一星半点的话语权。
    这不是泾原,这是山南,哪里有他一个客军十将说话的份。
    军事会议是在神策行营,李晟的大帐中召开的,门口有几个披坚执锐的甲士,个个虎背熊腰,面容严肃,显然不同凡响,郭映看的暗暗咋舌。
    郝玼见了也是一脸的懵逼。
    “不是说神策子弟都是酒囊饭袋么,怎么我看这些家伙杀气腾腾的?”
    “谁跟你说人家是酒囊饭袋了,人家也是边军好不好。”
    郭映白了郝玼一眼。
    这年头神策军的晚唐的神策军不同,大半的神策军士卒和将领都是直接从边军转化过来的,战斗力不输边军,甚至隐隐更强,概因神策军待遇是边军待遇的三倍,这还不算频繁的赏赐。
    只是神策军才建立起来没多久,数量没有晚唐那么夸张罢了。
    郝玼顿时无言以对。
    按制,诸将是不能带随从进去的,于是郭映没再理会几个部下,独自进了军帐。
    至于他们是在外边干等着,还是找别的将帅的亲卫随从较一较技,这他就管不到了,反正他对郝玼的武力值有自信,断不至于丢他的脸。
    ……
    军帐内,右神策都将李晟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两侧分列各色将校。
    左侧是曲环和他统御的行营将校,郭映居于末位,右侧是神策行营和山南东西两道的将校,昨日郭映来行营报道的时候曲环给他做过介绍。
    “李都将!”曲环率先抱拳施礼,然后向其余众将拱手示意,便静静站到李晟身旁。
    虽然两人职官都是左金吾大将军,但天子在临出征之际给李晟加了“制将”头衔,让他节制诸将,因此曲环也需要听命于他。
    两个人都是年过五旬的老将,年轻时候又同在河西军效命,没那么多意气之争,再说了,大军出征肯定是要设主将、副将的,都是大唐军将,谁节制谁有那么重要吗?
    乾元二年,朝廷九节度领马步二十万讨伐史思明遗寇,反被击溃,不就是因为肃宗皇帝没有设主帅,群龙无首导致的么。
    曲环向来对唐室忠贞,而且识大体,因此并没有在众将面前给李晟难堪,而是借此表示了顺从之意。
    其他将校、包括郭映在内众人见到曲环如此姿态,也是纷纷行军礼。
    李晟满意的笑着回应曲环,旋即扫视诸将一圈,缓缓的问道:“诸君可曾准备妥当?”
    “末将麾下三千幽州健儿,早已枕戈待旦,任凭李都将吩咐。”
    他话音方落,一个胡须斑驳,身材魁梧的将领便站了出来,郭映定睛一看,却是统领幽州兵的兵马使韩旻。
    紧跟着,邠宁来的步军先锋将杨朝晟、凤翔来的兵马使张廷芝、山南西道的牙将张献甫、山南东道的将领杜少诚以及郭映都表了态。
    只是除了山南西道兵有一万,其余三将都是统兵一千,郭映兵最少,八百。
    再加上神策军,也才不过两万零八百。
    但李晟却表现的十分自信。
    “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啊。
    诸位,本将已联络到了东川兵马,等到了利州与东川兵马会师之后,咱们便能有个三万余人,届时,便可以与西蕃兵马决战了。
    复剑南、逐西蕃、扬我国威,正当此时,诸君,努力共功名。”
    李晟的声音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尤其是配合着他那雄厚有力的嗓音,更增添了一丝霸气。
    郭映听得心驰摇曳,心说不愧是被王忠嗣称为万人敌,入了宋武庙、明古今功臣三十七人的当世名将,就这个气度,当世有几人能及?
    心里也莫名的多了几分底气。
    倒是曲环微微皱眉,似乎觉得李晟太过乐观了,出言提醒道:“吐蕃、南诏联军数倍于我,都将万不可轻视。”
    “曲将军,你不会真信吐蕃、南诏有二十万之众吧?”李晟斜睨了曲环一眼,摇头笑道。
    自古出兵打仗,哪有不夸大兵力的。
    不但敌方夸大,我方也夸大,比如原来的西川节度使崔宁就屡屡奏报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