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三十九章 白坝之战(四)

第三十九章 白坝之战(四)(1/2)

    二十八日,两军整军再战。
    吐蕃一方是畏于尚结息父子的淫威,不敢违抗他们的命令,而唐军一方则更加有不得不战的理由。
    如果不将眼前这支吐蕃军对打残,那么后路就会时时受到威胁,这是李晟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以这一战注定不死不休。
    两军在阵前列阵,旌旗蔽日,喊杀声震耳欲聋。
    这一仗,与昨日的试探不同,是真刀真枪的硬碰硬了。
    吐蕃一方是以孙波茹征发的五个千户,以及多弥、白兰兵万人为主力,汉兵、党项兵为辅兵,另外,还有尚野禄从自家采邑带来的家兵,重装甲士数百。
    孙波也就是苏毗,?隋书》中的女国,自从贞观七年为松赞干布征服,设立茹与岱的行政单位以来,一直是吐蕃武力扩张的得力工具,在河陇、西域战场上屡建功勋。
    曾经,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就说“吐蕃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孙波”。
    而多弥、白兰虽然是西羌种,但因为没入蕃中一百多年的缘故,如今已经和真正的吐蕃人无异,只是文化风俗略有不同。
    这些兵丁由各自的土司、寨主、牌头、什长率领。
    因为昨日交战,双方都有摸到一点敌军的虚实,今日再战,没了那般谨慎,两军几乎是同一时间鼓号齐鸣,向对方发起了进攻。
    在如雷轰鸣的金鼓声,惯例的抛射打击之后,两股洪流瞬间便碰撞缠杀在一起。
    箭矢如飞蝗,刀枪似狂涛。
    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
    喊杀声一时直冲霄汉。
    郭映部因为昨日力战有功,被分到了左军,虽然避开了敌中军精锐军团孙波兵,但压力依然不小。
    说实话。
    在万余人的大阵中,十将和小兵其实没多大区别,因为你既不知道中军的部署,又观察不到战场上的最新形势,所能做的,也就是和兵士一样奋力拼杀。
    郭映紧握手中步槊,荡开迎面刺来的长枪,手中长槊趁势刺出,捅入了一个身着锁子甲的吐蕃兵咽喉。
    看齐装扮。
    大抵是牌头或者寨主之类的角色。
    长槊拔出,血柱飚溅,那敌将双目圆睁,轰然倒地。
    不过敌军士气并未因为郭映斩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将官而动摇,又不是土司老爷阵殁了。
    何必慌乱?
    旋即就有几名土兵挺盾跃出,挥剑杀来。
    是的。
    挥剑!
    与唐人惯用刀不同,吐蕃人钟爱剑,男女老少均善使剑,不战,亦负剑而行。
    不过唐军的枪林可不是他们想突破就能突破的,兵士们都是来自一个镇,配合十分默契,见敌军短兵杀来,立刻有了应对,一人顶住盾牌,一人戳其下肢,待其腿脚受伤站立不稳,直接乱枪戳出,结果其性命。
    交战过了一刻钟左右,郭映这边开始占据上风,对面土兵单薄的皮甲根本无法抵挡唐军如林枪阵的迫近,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如同割麦一般。
    或许是因为昨日大战让杨朝晟抢了风头的缘故,郝玼今日格外争先,领其手下转成步卒的游骑冲杀在全军最前,手中两杆短矛如灵蛇出洞,不断收割着吐蕃土兵的性命。
    而且随着战事愈演愈烈,他也越战越勇,到最后竟是杀得发了狂,连两杆短矛上的血迹都由红转黑。
    将乃兵之胆,众军见他如天神下凡一般,纷纷高呼着杀字追随其后,不停向前推进。
    尾随在郝玼后边的是思结赤心。
    他虽然武艺不见得有多高,但平日里极重士卒的操练,对军士也最体贴,深得军心,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他所部阵列也是最为严整、伤亡最小的一个,郭映便让他跟在郝玼后边肃清残敌,以为策应。
    郝玼如矛,勇猛精进,但也容易犯急躁冒进的毛病。
    思结赤心如盾,老成持重,刚好与他互补。
    只是对面的吐蕃土兵虽显露出败相,却没有溃散退却,一来吐蕃军法甚严,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其战必下马列行而阵,死则递收之,终不肯退。
    哪怕是土兵也不例外。
    二来其民风以战死为荣,以溃逃为耻,临阵脱逃,不但要被处以重刑,还会被赐于狐尾,令其戴在头上,表示其像狐狸一样怯懦,让全岱的人耻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吐蕃作战,基本上都是以岱和寨为单位,士兵们大多都是来自同一个东岱或是同一个官寨,彼此相熟且沾亲带故,这使得他们的凝聚力非比寻常,一般不会出现抛弃同寨士兵逃亡的情况。
    郭映记得历史上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度也是这样,以地域和关系为纽带,平时在部落内从事狩猎、捕渔劳动,遇到战争,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随其部长出征。
    就像现在,明明其阵形已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