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 第六十四章 母亲赵氏

第六十四章 母亲赵氏(1/2)

    赵氏早就从下人口中耳闻了儿子回府的消息,此刻正坐在西次间里翘首期盼,一见郭映走进来,立刻拉住了他的胳膊,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他许久,这才忍不住掉泪哭诉起来:“你这孩子,怎地不给我传个讯儿?可叫娘亲好担心。”
    “军中事务繁多,孩儿哪里顾得上这些,让母亲担忧了。”
    郭映说着,提起袍角跪倒在赵氏面前,郑重行礼。
    见状,赵氏连忙上前伸手扶他,“好端端的,你给我行什么大礼?”
    郭映没有说话,只执拗的给赵氏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
    “去见过你阿耶和你大兄了?”
    “嗯,都见过了。”
    “唔,瘦了,黑了,皮肤也粗粝不少。”赵氏一边问着话,一边替郭映整理衣衫,絮絮叨叨的言语着。
    感受着赵氏慈爱的关怀,一股暖流缓淌过了郭映的心田,赵氏对他的疼爱,那是实打实的舔犊之情,没有任何掺假,不是虚情假意,亦非故意逢迎。
    郭映对她,自也是真心实意的敬爱和孺慕,他不想赵氏牵挂太多,便笑着回道:“西北风沙大,日头烈,这些都属常事,不过疆场最是磨炼人,你瞧我现在,比原来在京中时精干不少呢!”
    “就知道拣好听的说”赵氏嗔怪的横他一眼,然后片刻不到,就又换上了一副慈爱眼神在其身上打转:“兵危战凶,你在战场上没有受伤吧?”
    “兵危战凶不假,不过我毕竟不是小卒子,有人护着,也甚少冲锋陷阵,倒是不曾受伤。”郭映温声回道。
    “那就好,那就好。”赵氏一迭声的应着,旋即牵起郭映手臂,引入室内叙话。
    郭映坐定之后,这才发现赵氏私室的内里装潢布置极尽奢华之能事,与上次出京时的简约风格大为不同,不禁讶异不已。
    迎着郭映诧异的目光,赵氏微微笑了一下,解释道:“都是你舅父差人送过来的,说是你上回送了他一酒方子,他用那酒方子试了几回,酿出来那酒酒香醇厚,味道浓烈,大受京师武人以及贩夫走卒、胡商豪酋的追捧,他赚了不少,便差人送了些物什与我。”
    “舅父有心了。”
    郭映含笑点了点头,这蒸馏酒的方子他当初也就是当个寻常的酬谢之物,随手拿给了舅舅赵破虏,不曾想,短短四个月,舅舅竟真的把蒸馏酒给酿造了出来,且听赵氏的话,更是有卖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那个架势。
    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不过……
    旋即,郭映问出了自己心头的疑惑:“听阿娘说,舅舅卖的这酒,当是闯出了一番名头,怎么我回京数日,却连一星半点关于此酒的消息都未听闻?”
    他这突然一问,倒惹得赵氏发笑:“你自然不会听闻,那酒烈如火,入喉如刀割,达官贵人、士子文人哪里喝的惯,还言之凿凿的说喝了会败胃伤胆,丧心损寿。
    故只在平民酒家、胡姬酒肆中贩卖,等你有空闲去了西市,就知道这酒卖的有多火了。”
    郭映闻言一愣。
    那些穿越初唐的小说,不都是绘声绘色的说蒸馏酒如何如何在公卿阶层中畅销,甚至一度引得李世民震惊不已的么?
    怎么偏生到了他这儿,这酒在上层人物中无人无津。
    难不成,是穿越的方式不对?
    不过想想也是,达官贵人、士子文人们好饮蒲桃酒、三勒浆、清酒这等清淡甘甜的,蒸馏酒这等烈酒,倒还真未必能入得他们法眼。
    郭映隐约又想起,白酒好像是在蒙元入主中原之后才流行起来的,唐宋之际,文人士大夫对于烈酒好像确实不怎么推崇。
    倒是北方的契丹人,人人嗜酒如命,以能喝酒为荣,以不善饮为耻,甚至还出了“睡王”这么一个酒鬼。
    这么一想……
    郭映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当然了,肯定不是将这酒卖给契丹,且不说道路隔绝的事,就说眼下唐和契丹的关系,人家就不一定买账。
    倒是回纥,乃如今草原之霸主,要是能让此酒在回纥打开销路,那就等于手握了一颗摇钱树。
    须知,如今的回纥人可不是从前那个一贫如洗的唐之臣属,唐朝每年输送那么多的绢,人家随便卖一点到大食、拂菻(即东罗马),再贩卖珠宝、琉璃、香料、金银器到长安,轻轻松松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思忖了良久,郭映觉得,这个想法似乎还挺靠谱的。
    没道理契丹人、蒙古人好烈酒,回纥人不好这一口。
    念及此处,郭映便兴致勃勃的看向赵氏,问道:“母亲可知舅舅将这酒,唤做什么名字?”
    “你舅舅又不是什么文人雅士,哪里想的出什么好名,他见这酒入喉入刀割,辛辣烧胃,便给此酒取名“烧刀子”,你听听,多俗气。”
    赵氏撇嘴抱怨着,听其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