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 第二十六章 我们都是打工人

第二十六章 我们都是打工人(1/2)

    “上边的朋友,还好吗?”
    “大明上边的蒙元余孽吗?十万骑兵回草原了,大同府之围已解,小王道长说的对极了,我们兵不血刃。”
    “记住,汉人的头顶上,是不可以有草原的,必须把它纳入版图!我问的是秦淮楼上的朋友。”
    “小王道长啊”
    朱元璋和郭英说着,后者沉默了。
    “是不是败光银子了?不许向他伸出援手!”
    郭英硬着头皮道:
    “陛下,小王道长没有破产,还赚走了不少富人的钱”
    “不赚富人的钱,难道挣穷人的?继续,给咱继续说,咱要听听他干了些啥!”
    郭英说的小心翼翼:
    “短短一个月,秦淮楼已经让不少富商和官员,当成了第二个家而且纳税比以前翻了一倍,达到了白银五万两。”
    “什么!”朱元璋瞪大了眼,“五万两白银,这败家仔一个月就挣了一百五十万两?”
    郭英连忙摇头:
    “陛下,是营业额一百五十万两,不是利润,而且他八成银子都分出去了,只留了两成。”
    “那也不少了!有没有说错?以前有没有漏税?”
    郭英肯定道:
    “这是户部查到的数据,而且还有富商和官员的花销明细,‘三十税一’——每三十两营业额,纳税一两,一文没少。”
    朱元璋一听,更加好奇了。
    王怀用了啥招,原本就富得流油的秦淮楼,更加如虎添翼?
    这小子不会抢的吧?
    毕竟他对王怀的印象就是,天塌下来仍是那副嬉皮笑脸,这种人脸皮厚得没谱了,啥手段都使得出来!
    真有点像咱。
    “说!继续说!”朱元璋板脸道。
    “是,陛下,他把秦淮楼全改了”
    郭英说着,停下来瞅了朱元璋一眼,看他是真怒还是假装生气。
    “继续,不要停。”
    “是,陛下”郭英整理了一下思路道:
    “秦淮楼最大的改变,就是客人如果点一只女子、只陪吃饭喝酒,一晚上十两银子。
    “如果才艺表演,比如唱曲儿…或者跳辣舞…推拿…等其他节目,一晚上得一百两银子。
    “如果要把女子从秦淮楼带出去,一晚五百两!
    这只是花女以外的女子,如果其中十五名花女之一,价格按黄金算!”
    朱元璋都听傻了。
    世间还有这样的青楼?
    姑娘不用在青楼陪着客人,而是被客人带出去?
    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收成!
    而且这样的规矩,还能让吸引到那么多客人,肯定有其他独特之处。
    朱元璋又惊又气。
    整个人缓了半天,才消化过来。
    郭英见老朱神情缓和了一些,又继续道:
    “还有一些名目是闻所未闻的——
    “秦淮楼最顶层安排了观光层,可以俯瞰半城烟沙,收费不贵,1两银子,却引得游人如织,还因此带来了不少生意。
    “而且还加了一些名目,叫会员,充值消费有优惠,又圈了大把银子。
    还成立了叫俱乐部的玩意儿,大把富人争着给他塞钱……”
    “腐败!”
    朱元璋骂了一句,自己都笑了。
    这小王怀,满脑子都是鬼点子,是个人才!
    就是刺多了一些,要是任由他在民间胡搞,迟早变成另一个沈万三!
    想到这,老朱开口道:
    “潜洲岛那地方呢?”
    郭英顿了一顿,情不自禁浮现起笑意:
    “小王道长贴了个启事,叫…叫——我们都是打工人!”
    老朱差点笑喷,哼了一句,掩饰自己的情绪,吐槽道:
    “这小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当老板又太年轻;走吧,咱去瞧瞧什么名堂,不要穿飞鱼服。”
    “是,陛下。”
    ……
    微服的朱元璋带着便装的郭英,在秦淮河边的一条游船上。
    岸边突然传来阵阵哄闹声。
    郭英知机的吩咐游船泊岸。
    岸边茶楼的议论,清晰传来——
    “你们都听说了吗?潜洲岛要开始招工了。”
    围了一圈的群众一听,赶紧问道:
    “真的吗?什么时候开始啊?”
    “我怎么没有看到人影呢?”
    “马儿,你瞎掰的吧?船他们倒是盘下不少,人没见招啊……”
    那人生气的一瞪眼。
    “你才瞎掰!我门村三保,就在他们船上当司机呢!”
    其他人有接着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