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乡村中医李茂阳 > 第144章:过去尿不在一壶的,现在得交往了

第144章:过去尿不在一壶的,现在得交往了(1/2)

    乔果果开着大众suv在大干渠沿岸公路行驶着,车内有些微妙的沉默在延续着。
    “来水了,这两天我得抽时间给地里淌水了。”
    李茂阳看着大干渠里新下来的水逐渐涨到齐岸高,打破沉默道。
    淌水这种活儿,看着不累,其实也挺熬人的,有时为了抢水时,得白明黑夜地在地里守着,不然就容易被别人把水给抢了去。
    把你地里的渠口给堵半拉,或者干脆悄悄堵了,先经他家地里淌饱,这种事也经常发生的。
    不过如今在渡口村,恐怕没人敢对李茂阳这么做了。
    所以他抽时间和老爸分工淌一下就好了。
    只是放开渠口后得注意别淌过分了,得注意地里水的深浅。
    乔果果和阿丽亚都没有接话,这种事她们也不懂,接不上话。
    然后在三人的一路沉默中,李茂阳在后排小睡了一下,等他再醒来时已经到了黄壕村。
    《仙木奇缘》
    黄壕村之所以叫黄壕村,是因为这个村和黄河之间隔着一条小海子一样的长壕,干旱时里面全是一片盐碱滩,平时里面更像一片沼泽地。
    因为这条长壕占了不少的土地,所以黄壕村的老滩地不多,幸好和南沙村一样也在沙里有地,能放羊也能靠打机井种些地,还能挖些野生甘草等药材来卖了贴补一下,所以生活还能过得去。
    当然这里的人也一心盼望着沙里的地也能像南沙村那样被兆力公司给征走了,那样他们也暴富了。
    只是,暂时看来兆力公司是根本没有这个打算的。
    兆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化工,在沙漠南端挖盐和芒硝做成化工产品卖,种树种草绿化沙漠只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源去做的。
    这一点,就是村里的老农民也能看得出来。
    本来也就人家公司的一个形象工程。
    乔果果把车停在了黄壕村的一个小卖部门前。
    李茂阳和乔果果阿丽亚三人下了车,立马吸引得小卖部门前下象棋的几个老汉看过来。
    这两天相对农闲,这几个老汉也都六七十岁人了,有点儿闲空也会娱乐一下,一般河套这些农村的老汉们不是打扑克就是下象棋,打麻将的倒是少。
    李茂阳三人也不认识这几个老汉,就走进小卖部,李茂阳说明情况,买两盒烟反送小卖部老板一盒,多放下两张广告单以备张贴出去的广告单被闲人撕了再给补贴上去。
    出去贴广告单时几个老汉都围过来看,里面六十多岁的老汉有认识字的,念出来给其他几个老汉听。
    “咦,你叫李茂阳?渡口村的?是不是那个治好了两个瘫痪病人的年轻大夫?”
    其中一个老汉听过李茂阳的名声,就问李茂阳道。
    “我就是啊,大爷您贵姓?”
    李茂阳说着掏出烟给这几个老汉一一递过去。
    “我姓张,我孙子大拴和你是同学,还常说起你!”这位大爷道。
    其他几个老汉也看过来,就连小卖部四十多岁的中年老板也走了出来看着李茂阳。
    “昂~噢~,你就是渡口村那个年轻大夫啊!”小卖部老板拖着长调重新打量起李茂阳来,“那你咋收起药材来了?不给人看病了吗?”
    “还看,收购药材就是搞个副业。”李茂阳解释道。
    “是啊,这几年大夫也不好搞了,大多数人有病都去河那头的医院里看去了!本地红的大夫也主要就是个镇上的乔大夫!你还年轻,即便出了点名,人们还是觉得找乔大夫更保险些!”小卖部老板打量着李茂阳道,“大夫也得熬资历哩,等你再过个十几年估计就能真正红起来了!”
    李茂阳瞅一眼乔果果苦笑着点点头,然后对一边的那个张大爷道:“大爷,您孙子大名是不是叫张金拴?”
    这黄壕村还留在家的他的同班同学只有一个,就是张金拴,两人平时联系也少。
    “是啊,我孙子大名就是张金拴!他也和王侉子学过一段时间医的,只是没坚持下来,可惜了!”张大爷道。
    这事李茂阳知道。
    那个王侉子是从南方过来了十几年的“游医”,医术其实还不错,郑老爷子都对他挺尊重,可惜和这黄壕村的一个寡妇搭伙过了十几年,寡妇死了,他本人也快八十岁了,叶落归根,又跑回南方去了。
    “张叔,现在要想给人看病得考证的……对了,你有证吗?”小卖部老板正跟张大爷说着,又转头问李茂阳。
    “有,今年拿到的。”李茂阳很有底气地道。
    “那你把大夫这碗饭就算端稳了!”小卖部老板点头道,“大夫是越老越吃香,坚持下去,你和乔大夫一样也会红起来的!”
    几人正这么说着,一个骑摩托的年轻人过来了。
    “李茂阳!”这个脸晒得黑不熘秋的年轻人一过来就对李茂阳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