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乡村中医李茂阳 > 第512章:这样的比赛就是玩游戏吧

第512章:这样的比赛就是玩游戏吧(1/2)

    乔果果给李茂阳发来的这份关于中医大组织的大学生医学技能大赛的校内淘汰赛安排,本意是想让李茂阳抽时间观摩一下有她参加的中医大校内医学技能淘汰赛。
    可是李茂阳看了这份安排有些好笑。
    整个这个技能大赛共分6站比赛:中医诊断技能、中药知识与技能、方剂知识与运用、针灸技能、推拿技能、急救技能。
    其中诊断技能比赛是让老师假扮一名患者,让参赛学生进行问诊,舌象与脉象自述(应该是由假扮患者的老师自述吧);之后,再让参赛学生针对假扮“患者”情况做总结分析,包括疾病的中医病名、证型、病机分析与治法。
    看了这项比赛安排李茂阳真有点儿笑掉大牙啊。
    他自然也知道学校这也是没办法硬凑的比赛,可是让一个本身没病的老师假扮患者,这特奶奶的能比出什么真本事来?
    还脉象和舌象由“患者”自述?
    嘿~,哈哈哈,他李茂阳还没遇到过自己就知道自己脉象和舌象的患者啊!
    真真特二奶奶的就一场游戏啊!
    这样的比赛不是技能比赛,这仍然是一场知识比赛,还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知识比赛。
    学生只要背会课本上讲的什么脉象和什么舌象代表什么病变就可以了!
    至于针灸和推拿技能比赛,是让参赛小组的一个队员给另一个队员针灸和推拿,这倒多少包含了一些技能。
    但假扮患者的队员没病,你还是不知道针灸和推拿后,患者的病情能有什么变化啊。
    所以说到底还是假把式。
    至于急救技能,则主要是目前包含在西医中的心肺复苏术。
    (当然,心肺复苏术,其实古代中医中就有,只是现在大家统统认为是西医的医学技能。)
    中药知识和技能比赛中多少包含了一点儿技能,让参赛选手辨认桌面上随机放置的5种药物,说出这些药物的药名、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这最起码还包含了一项辨认药物的基本技能。
    至于方剂知识与运用比赛,又纯粹是知识竞赛,而不是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说出随机抽取出来的方剂中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方解及组方特点。
    这不是知识比赛是什么!
    还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中医知识比赛!
    (因为李茂阳怀疑,目前课本中的中医知识,不一定完全都是正确的。)
    看完乔果果发来的这份文件,李茂阳就没有一点儿去看一下比赛的兴趣了。
    这种比赛,简直就是目前中医学院派教育的废材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听名是中医教育,可是在校学生把三分之二强的时间拿去学英语等其他课程了,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时间用来学习中医!
    这样听名学了四五年中医,在时间上也等于只用了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啊。
    再加上都是知识性灌输,基本没有什么实践性操作,这能学到什么真本领!
    想他李茂阳学医时,除了为考那个行医资格证本本死背有关医学条条框框的知识,其他时间可都是在郑老爷子的亲手带领下,真真正正地面对各类病人来学医的!
    比较他李茂阳学医的过程,李茂阳感觉这些大学生学医,被白白消耗掉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不然一个人如果能跟着一个好师父的话,即便资质平庸的人,学四五年中医,其实真就能给人看病了。
    大病重病看不了,普通病情绝对没问题了!
    现在很多人觉得学中医如何如何难,其实有点儿人云亦云地过分夸张了。
    普通人学中医的真正第一道关卡,在于过“相信关”。
    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中医思维很不搭,所以就导致太多人学中医,首先要过相信关。
    一旦真正过了这相信关,其实学起中医来就容易了很多!
    除了中医中真正艰深的最深层部分,大部分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不比西医掌握起来难。
    中医的有些理论和知识,甚至比学习西医要容易得多!
    比如中医有个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只要你相信了,学起来非常容易!
    比如你看到有些植物根茎有钻、爬的特性,你就想用它来给人体通络;比如你看到蒲公英有发散的特性,你就想到它有消肿散结的功效……,等等吧,这学起来难吗?
    一点儿都不难!
    关键是我们难过“相信关”!
    初次接触到中医这取类比象的思维,你会感觉这太儿戏了!
    就不如西医的用什么有效成分来治疗什么疾病来得科学有据!
    可你认为的这“不科学”,它却真正的有疗效!
    比如清朝着名医学家叶天士用梧桐叶来催生,竟然就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