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长安之上 > 第173章 大侄子挖的大坑(为‘我想活个几十年\’加更1)

第173章 大侄子挖的大坑(为‘我想活个几十年\’加更1)(1/3)

    天气越热,陈州的日子就越紧张。
    每当这个时候,三大部就会厉兵秣马,南下劫掠。
    今年基波部被抽了一巴掌,应当会安静些,就剩下瓦谢部和驭虎部。
    刘擎派出了信使,令五县县令警惕三大部南下,修缮城池,操练军队。
    这是常态,所以军民该干嘛就干嘛。
    刘擎去视察了一番庄稼,心满意足的回来,就接到了杨玄的书信。
    “报复基波部?”
    杨玄在书信里慷慨激昂的表示了对章羽县的同情,以及对基波部的仇恨。
    “基波部攻打我章羽县县城,自然是要报复,不过时机不妥。”卢强分析道:“此刻若是出兵报复,三大部正好闲着无事,一旦开战,胜负另说,要命的是咱们的庄稼怎么办?”
    所谓赤脚不怕穿鞋的,草原部族四处游荡,而中原人却是定居。
    定居就有了固定资产,城池,宅子,田地庄稼……哪一样都舍不得。
    刘擎沉吟着。
    “最好还是秋收之后,不过那时候也是牧草丰茂,战马雄壮之时。此事,要从长计议。”
    刘擎召集官员们商议了一番,都觉得此刻出兵报复固然痛快,但随即三大部的报复也能让陈州今年颗粒无收。
    “他们养好马,咱们种好地,等收成了再说。”韩立的一番话深得人心。
    卢强补充道:“不过不可让基波部得意,下官以为,当不断派游骑深入基波部,令他们惊惶万状,否则以后谁会把我陈州,把我大唐当回事?”
    “善!”刘擎点头。
    随即游骑出发,带着复仇的信念,不断袭扰基波部。
    杨玄嫉恶如仇的名声也如期而至。
    “杨明府嫉恶如仇啊!”
    连章羽县来送牛肉干的官员都感激的送上了彩虹屁。
    “郎君的威望再上一层楼。”曹颖笑吟吟的道。
    “还差得远。”杨玄谦逊的道。
    二人尬吹了一阵子,直至斥候来了。
    “明府,咱们今日遇到了西边来的一人,是大唐人,自称是什么贵人。”
    “小人去问问。”老贼出去问话。
    晚些他回来,低声道:“说是什么梁王府上的人。”
    “梁王?”杨玄捂额回想。
    曹颖说道:“梁王乃是宗室长者,有威信,连皇帝都颇为忌惮。”
    梁王李忠是宣德帝的弟弟,也就是当今皇帝的从祖,辈分极高。据闻皇帝曾骂他老而不死,但梁王却颇为欢喜,觉着给皇帝添堵是一件乐事。
    “梁王当初也曾野望过那个位置,只是宣德帝出色,他只能偃旗息鼓。宣德帝对他颇为关爱,梁王借此在宗室中威望大增。”
    怡娘皱着眉,“宗室一直对皇帝不满,梁王就是其中的带头人。据说梁王和一家四姓……也就是和皇后走得比较近。”
    不会给伪帝戴一顶绿帽子吧?
    杨玄几乎是下意识的想到了这一点。
    曹颖显然也是,神色古怪,怡娘瞪眼拍桌子,“贱人就那一个!”
    说不准啊!
    自从得知了伪帝父子二人做了同道中人后,杨玄就对皇室的节操就已经不抱希望了。
    至于孝敬皇帝,想来那位便是皇室中的奇葩一朵,否则怎么手握一手好牌,最终打的稀烂。
    怡娘认真的道:“陛下是好人,雄才大略。”
    这个陛下自然不会是李泌父子,指的是孝敬皇帝。
    曹颖也点头,“是。”
    于是杨玄在心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皇室大多不是好东西,但我爹是出污泥而不染,我继承了我爹的血脉,也是好人。
    “他来作甚?”曹颖理顺了关系,“郎君挂着贵妃的人的名头,梁王和一家四姓,也就是和皇后是一伙儿的,他不该来。”
    “见见再说。”杨玄也很好奇这位使者的来意。
    特别是这位使者竟然从草原来。
    随后使者被带了进来,看着二十余岁,灰头土脸的,身上的衣裳更是和叫花子差不多,一脸怒色。
    “孙间见过杨明府,还请杨明府屏退左右。”
    老贼冷笑。
    王老二看看自己的手掌。
    “说吧。”杨玄最烦这等啰嗦人,“若是无事,自去。”
    他准备去看看回春丹的作坊。
    皇叔那边最近和他纠缠定金问题,杨玄坚持要定金,否则就不生产。皇叔说你弄出来多少我要多少,只是货款能否欠着。
    呵呵!
    想到这个,杨玄就想呵呵一笑。
    换个人杨玄还可能相信,可赫连春草原恶霸之名远播,外加不要脸,谁敢和他做赊账生意?
    再说了,做生意也没这么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