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长安之上 > 第464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464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3/4)

去接手。”杨玄也公事公办。
    因为他还有事儿。
    “宋公呢?”杨玄赶到了宋震家,却发现人去宅空。
    邻居说道:“宋公一家子刚走。”
    “去哪?”
    “说是落叶归根,回老家了!”
    “多谢了。”
    杨玄一路追赶。
    城外不远处,有不少棚子。
    此刻宋震在棚子里。
    十余将领正在为他送行。
    宋震戎马半生,平日里不显山露水,此刻才露出了些峥嵘。
    “没有文官来送行,狗曰的,都是狼心狗肺之辈!”一个将领骂道。
    “宋公在兵部多年,栽培了不少人,如今却都做了缩头乌龟。”
    宋震的致仕过程太过仓促,外面有人放话,说宋震这几年得罪了皇帝。
    这番话引发了些别的变动,譬如说兵部中,宋震的几个心腹都靠边站了。
    “多谢了。”宋震没有辩解,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喝了酒,他看着这些故旧,心中再多不舍,也知晓终有一别。
    而且这一别,就是死别。
    再也没法见面了。
    “老夫这便去了,诸位,保重!”
    宋震拱手。
    众人行礼,肃然道:“宋公保重!”
    宋震刚上了马,就听身后有人喊道:“宋公!”
    他回头一看。
    不禁笑了。
    “那些得了老夫助力的不肯来,只是和老夫几面之缘的这个年轻人却来了。”
    杨玄近前,行礼,“我刚到长安,得知宋公归去,特来送行。”
    宋震问道:“此战,你觉着南疆军如何?哎!都致仕了,还问这个作甚?”
    杨玄说道:“南疆军颇为悍勇,唯一的问题是,异族人太多。”
    “没办法,钱粮,加之南疆偏僻,那些人不愿去。”
    二人轻轻说了些此战的情况。
    不知不觉,离长安越来越远了。
    直至前方出现一个关卡。
    “你再送,就要把老夫送到老家了。”宋震笑道。
    杨玄说道:“宋公对下官的谆谆教诲,下官此生不敢或忘。”
    他无法忘怀这位老人当初的帮助,那种毫不利己,一心为了大唐的执着,对他的影响颇大。
    从晏城到宋震,到罗才,杨玄并未发现,自己的三观随着和这些人的接触,渐渐在转变。
    “好好干!”宋震颔首,“对了,此次归来,可曾换地方?”
    “并未,依旧在陈州。”
    “这是好事。”
    杨玄心中微动,“是好事?”
    “年轻人立功就想升迁,这是常理。可许多时候,蛰伏一阵子不是坏事。”宋震看着他,欲言又止,然后莞尔一笑,“都告老还乡了,还顾忌什么。”
    “子泰可知人臣本分?”
    这话问的……杨玄说道:“臣子当对陛下忠心耿耿。”
    宋震抚须微笑,一脸云淡风轻。
    老头这是临走之前的教诲,应当是振聋发聩的话。
    “错了!”
    嗯?
    哪怕知晓宋震临别前的教诲不简单,但这个回答依旧让杨玄愣住了。
    “错了?”
    “大错特错。”
    “还请宋公赐教。”
    “老夫下面这番话,你自己知晓就够了。”
    “是。”
    宋震叹息,“帝王都想着天下臣子对自己忠心耿耿,大部分如此。可当今……这番话老夫说出来就不会认。”
    “是!”
    “当今却不是如此。越是那等表现的忠心耿耿的,越是被他猜忌,越是得不到重用。子泰。”
    “宋公。”
    “你仔细想想当今的过往。”
    宋震说了一番犯忌讳的话,对他堪称是掏心掏肺,这种对后辈的提携和关爱之心,让杨玄心中感动。
    他仔细想了想。
    李泌出生于皇室,父亲李元是宣德帝和武皇之子,他自己是正牌的皇孙。
    可李元却不是太子。
    孝敬皇帝威望颇高,李泌当年见到这位伯父时,据闻很是恭谨,甚至是孺慕。
    而对宣德帝和武皇,李泌表现出了为人儿孙的孝顺,又表现出了对帝王的忠心耿耿。
    正是这番无懈可击的表现,让帝后,以及孝敬皇帝都对他关爱有加。
    也是因为这番表演,让李泌得以接触到了一些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他们父子发动政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以说,李泌就是靠着表演才成就了帝位。
    可,这和臣子的忠心耿耿有何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