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长安之上 > 第956章 出去

第956章 出去(2/3)

    “若是江山稳固,老夫自然愿意归家,含饴弄孙也好,悠游林下也罢。
    老夫站在庙堂之高,看到的却是江山摇摇欲坠,庙堂中的君臣却置之不顾,只顾着争权夺利,只顾着谋取私利。老夫回家作甚?回家看着江山板荡?”
    “可来到北疆,老夫却看到了一片火热景象,加之你和刘擎极力相邀,不禁便心动了。”宋震突然笑道:“后来老夫才想到,当时自己想留在北疆,不只是对长安绝望,更是对你的期许。在那个时候,南疆内部矛盾重重,唯有北疆,不但能抵御强敌,更能积极进取。”
    我就像是暗夜中的萤火虫,引得宋震飞来。
    杨玄笑了笑,“后来可曾想过北疆的结局?”
    宋震点头,“你没透露身份时,老夫也想过。最有可能的一种……是你自立,自成一国。随后若是你能击败北辽……你会忍不住调转刀口,冲着长安咆哮。随后出兵,灭了大唐。”
    “那您为何还在为我效力呢?”
    宋震叹息,眼神苍凉,“你,好歹是大唐人!”
    “那皇帝不是?”杨玄觉得这个逻辑有问题。
    宋震摇头,“他的一举一动,更像是大唐的敌人!”
    杨玄默然。
    耳畔,朱雀说道:“天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小玄子,你干的真不赖!”
    是啊!
    杨玄微笑,我干的真不赖。
    能在不透露身份的情况下,令宋震尽心辅佐。
    宋震屈指叩叩案几,“准备打哪?”
    杨玄的手指头在地图中缓缓一动,抬头。
    “兵无常形,随机而动!”
    他的手指头点在了坤州上。
    “坤州?”
    “坤州!”
    ……
    “国公。”
    杨玄刚和宋震商议完毕,有小吏来寻他。
    “何事?”
    杨玄把地图卷起——上面有些炭笔画的线条,若是被有心人发现,这便是重大情报。
    小吏说道:“州学里有学生鼓噪。”
    “为何?”
    “说是读书不能科举……荒废时光。”
    “这是对我不满了?”
    杨玄笑了笑。
    可他的笑容落在宋震的眼中,却像是狞笑。
    宋震劝道:“子泰,那些都是年轻人,好生说”
    杨玄笑道:“您知道的,我历来都是讲道理的。”
    宋震点头,随即去寻刘擎。
    “州学闹事?”
    刘擎最忙,刚得空,还没来得及喝口茶水,闻言骂道:“一群人吃饱没事干的!”
    “子泰不会……”宋震有些担忧最近越发果决的杨玄会下狠手。
    “州学中,多有豪强子弟。子泰对豪强的态度你是知晓的。”刘擎也为之头痛,“按他的手段,弄不好就会把州学给拆了,重起炉灶!”
    “没错,老夫就担心这个。”宋震说道:“子泰以前还能隐忍,如今却越发的犀利了。”
    刘擎叹道:“你觉着,能威压北辽的子泰,还需要隐忍吗?”
    “好像,不需要了。”
    ……
    对于北疆节度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才。
    有了刘擎,杨玄才能肆无忌惮的率军征战。
    有了宋震,杨玄才能不时给自己放个假。
    人才不嫌多,但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人才必须是信得过的。
    陈国之前,人才多是征辟而来。而征辟的对象,多是世家门阀,豪强人家。
    有人说那是以门第取士,可在那个时代,普通人家能不饿死就算是幸运,读书的耗费能让他们破产。
    故而读书人几乎都出自于上等人家。
    所以,人才征辟自然也只能从那些人家挑选。
    这便是上品无寒士。
    到了大唐,这种情况好了些。各地都有学校,虽说进学校的多是殷实人家,可好歹平民也有些。
    这就给平民逆袭提供了机会。
    虽说少。
    但总算是开了一道缝隙。
    “学校和科举是最大的善政!”
    直至执掌陈州之后,杨玄才深刻理解了科举对于中原的重大意义。
    他此刻站在州学门外。
    韩纪点头,“就说老夫,若是千年前,老夫这等出身休想出头。故而提及武皇,老夫总是充满敬意。”
    科举乃是前朝发明,不过彼时社会环境僵化,平民就算是能参加科举,也只是陪杀场。
    直至到了武皇时期,科举才正儿八经的成为大唐取士的渠道。
    州学教授汤伟急匆匆的出来,见到杨玄,松了一口气,行礼,“见过国公。”
    “在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