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长安之上 > 第1186章 开国帝王的雄姿

第1186章 开国帝王的雄姿(1/3)

    赵赟很忙。
    所谓大典,必然是国家或是国君方能用的词汇。
    陈国中期,赵氏祭祖时,帝王会令人送来祭品,也算是对赵子他老人家的一种尊重。
    这个尊重,是尊重赵子身后的无数读人。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陈国开始,赵子的学问便开始流行于世,成为显学。各地学校教授的一半是赵子的学问,科举考试的内容中也有不少是赵子的学问这里面分解开来,便是尊重一个阶层。
    到了陈国末年,帝王昏聩,喜欢四处撒头衔,听闻赵氏祭祖,大手一挥,“叫做大典好了。”
    赵氏狂喜,对帝王的忠心值瞬间飚升恨不能这位帝王能千秋万代。
    可惜陈国的国势却一落千丈,没多久就灭了。
    有方外人说,大典乃帝王和国家专用,用于个人,这便是把气运分了出去。
    这种说法自然被赵氏嗤之以鼻。
    但,从此赵氏的当家人最喜欢琢磨一件事儿
    “气运之说,果真有吗?”
    赵赟在房里看礼单。
    赵氏见惯了大场面,看礼单只是一种姿态。
    吕远说道:“阿郎想想杨玄,一个无知小子,十五岁前还在元州那个乡下地方,活的就如同是一头豕。如今却成了能操纵天下风云的大人物。元州人何其多也,为何就他出头?这便是气运啊!”
    赵赟点头,“当初陈国帝王给了赵氏尊重,以大典为名祭祖,我赵氏上下是感激的。可惜”
    吕远说道:“那位帝王尸骨早寒。”
    “那便让大典名副其实!”赵赟深吸一口气,“盯着,看杨玄何时到。”
    “是。”
    有人送来了信。
    这是某位名士的来信说自己有急事无法亲至,就派了侄儿来
    这等信每年赵赟都会接到十余份,但今日这一份却有些不同。
    这位名士在信中随口发了牢骚。
    ——越王入主东宫的呼声高涨,岂有重臣外孙为帝之理?后患无穷!
    赵赟微笑着,“是啊!老夫也是这般认为的。”
    此刻的赵赟,恨不能大唐到处都是窟窿,如此,当他成功时,便能在北地称王。
    长安自顾不暇最好。
    “阿郎!”
    一个仆役来禀告,“秦国公到了鲁县。”
    “哦!”赵赟起身,“他在何处?老夫去迎一迎。”
    “秦国公便衣进城,去了贾全举办的宴会,和观州名士陈震走了。”
    “便衣?”赵赟眯着眼,“他带了多少人?”
    “五人。”
    “可有宁雅韵?”
    “并无。”
    仆役发现赵赟在发呆。
    他赶紧告退。
    出门后,就听身后幽幽的道:“可惜了。”
    杨玄来了。
    这个消息令鲁县官吏们心中一震。
    县令詹伟赶紧去拜见。
    “国公就在这里面。”
    一个小吏指着酒楼说道。
    “老夫去看看。”詹伟上楼,发现楼梯口有两个大汉盯着。
    “老夫詹伟,求见国公。”詹伟不敢怠慢。
    一个男子说道:“可是有公事?”
    詹伟说道:“并无。”
    “等着。”
    男子去叩门。
    “进来!”
    听到这个年轻的声音,詹伟心中一跳,赶紧站好。
    “国公,鲁县县令詹伟来了。”
    “让他来。”
    男子回身,詹伟走到门外,见杨玄和一个中年男子在房间里喝酒。
    “詹伟,见过国公。”
    詹伟行礼。
    杨玄看了他一眼,“近几日天下名士云集鲁县,你责任不小。”
    “是!”
    “要提防宵小作乱!”
    “是!”
    “去吧!”
    “下官告退!”
    整个过程就几句话。
    但詹伟却颇为欢喜,出去后说道:“都打起神来,把城中那些恶少尽数抓进牢中去,且等大典结束后再放出来。”
    杨玄随口一句话,便令鲁县上下震动。
    这便是上位者的威权。
    “陈先生此次游历北疆,可有所得?”
    杨玄问道。
    这是考核之意。
    陈震说道:“老夫久在观州,偶尔出游也多在繁所在。近十年,老夫发现各地多了流民,并与日俱增。老夫迷惑不解,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一事。”
    杨玄微笑着。
    他需要买根马骨头,给天下人材看看。
    “越是流民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