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阅兵准备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阅兵准备(1/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腊月十六,当大雪覆盖了燕山山脉的时候,少年与孩童们朗朗读书声传遍了一个夯土的大院内。
    他们都很珍惜能够读书的机会,哪怕大明早就推广了多年的官学、社学,但是对于这些边军将士的遗孤们,读书还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夯土墙外,一个身高五尺左右的少年在几名锦衣卫,以及一名身着道袍的青年拱卫下,在雪中行走。
    在他的前方,还有这样百余座夯土墙大院。
    这时、他旁边的青年开口道:
    “殿下、燕山所内一共有社学所一百处,每处谁有十间学舍,每间学子二十人,每处可容纳二百名学子。”
    “除此之外、所中西南角和燕山大营一样,弄了一个大庖厨,分三十所,一共能容纳两万余人同时吃饭。”
    “西北角是武备场,学子们可以在那里练习射箭、技击、角抵。”
    “东南角是住舍,按照殿下您所布置的,一共有五百楼,每楼上下两层,每层十舍,每舍四人,可住两万人。”
    “另外、燕山所外还有一处马场,九百亩草场,圈养驽马三百匹。”
    “每学舍午后,有半个时辰的御马课,学子们需要先去收割马草,随后喂养马匹后,再进行乘骑,训练骑术。”
    “至于学子们的课程,御马课暂时是六日一次、各学舍每日轮换,课程从未时到酉时,是三个时辰。”
    “至于上午则是读书识字,而除了御马课外的其他下午,主要去武备场训练一个时辰的射箭、一个时辰的技击、一个时辰的角抵。”
    在这个青年的口中,燕山所的一切被缓缓交代出,十分详细。
    不过面对这种详细,朱由检却追问道:“大庖厨的菜单是怎么样的?”
    “回殿下……”青年回礼道:
    “大庖厨每三日换一菜单,第一日早饭是面食加一个鸡蛋,一杯豆浆,午饭是一两鸡肉和两个素菜还有米饭,晚饭是一两猪肉、两个素菜和米饭。”
    “第二日是粟米馒头加鸡蛋和豆浆,午饭是通州那边购来的鱼虾加素菜和米饭,晚饭则是一两羊肉加素菜、米饭。”
    “第三日是肉包子加鸡蛋豆浆,午饭是一两羊肉和素菜加米饭,晚饭则是一两猪肉加素菜、米饭。”
    “用度如何?”朱由检边走便问,而青年也毫不慌乱的回答道:
    “眼下燕山所内学子12450人,孩童与少年的饭量不一,还算比较少,不过如果满员两万人的话,平均每个月算下来,需要消耗米五千石,水鸡三万三千只,鱼虾九万斤,猪肉二十五万斤,羊肉二十三万斤,菜四十二万斤。”
    “另外油吃的比较多,每月消耗六千斤,盐四千三百斤,豆一千石,鸡蛋三十七万余个。”
    “算下来、以眼下的规模,每月支出一万四千六百七十五两银子左右,平均每日四百九十两。”
    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青年特意看了一眼朱由检,随后怕朱由检嫌多,便解释道:
    “不过学子们在北边的山沟里开了二百六十七亩荒地,如果用来种菜、或者种粮食的话,每年能收入五百余石粮食,能……”
    “用度的事情不用你们担心。”朱由检打断他道:
    “你们只要好好讲教他们读书识字就行,武备场和马场的教习,我会从燕山大营调。”
    “之后如果还有学子前来,银两用度不够,就叫承恩叫人帮忙采买。”
    “是……”青年叹了一口气,而朱由检目不斜视的扫视着左右的学舍。
    一万两千多学子,他们在五年后,将对朱由检有大用处。
    不管是裁撤天下卫所,又或者是将他们全部派往都察院,还是用他们来更换被抄家的贪官污吏,都是朱由检将来的重要一步。
    苦他们,就是苦未来的朱由检自己。
    因此他很舍得下本钱,另外眼下的御马监、也养得活他们。
    想到这里、朱由检停顿了脚步,对旁边的青年道:“周教习,等一年后,我会重新发给你们教育的书本教材,到时候按着书上来就足够了。”
    “是……是……”听到这话,周教习连忙作揖回应。
    他曾经不过是国子监中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学子,每日只能靠替人抄抄写写来赚些钱养活自己。
    眼下、他成为了燕山所的总教习,一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俸,这让他都有些飘飘然了。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提升,让他更明白,自己得巴结好朱由检。
    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一辈子都难有这样的翻身机会了。
    “走吧……”朱由检瞥了一眼周教习,随后示意了一声锦衣卫们,便准备走出燕山所。
    “殿下慢走!”周教习连忙作揖送行,而朱由检和锦衣卫头也不回的就准备走出燕山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