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阅兵准备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阅兵准备(4/4)

热门推荐:

    日军兵种单一,缺乏有效反击手段,且无对此类战术的作战经验,而明军将三眼铳置换成弓箭一样是正常的骑射突阵用法。
    步兵要对抗此类战法,只能把敌方可抵近距离尽量拉远。
    因为无论是弓箭还是三眼又或是长杆火绳枪,在马匹这个平台上操作的射击准确程度与距离成正比。
    距离越近,准确度越高,威力越大,距离越远,准确度越低,威力越小,而士兵配属的防具可以对抗中远距离的骑射火力。
    胯下颠簸的射击平台,即便使用多管火器,距离一旦拉远,威力和准确度也难以保障。
    不过、骑兵持火器抵近射击这类战术并非大明独有,欧洲的半回旋战术也是类似骑兵武器的操作思路,但细节和战术传统、作战目标不同。
    明军骑兵的这种操作模式也并不等同半回旋,而是脱胎于传统骑射。
    据《武艺图谱通志》载,明军骑兵训练时流程通常是:
    “柄长十五尺,其法初出马。右手执辔。左腋挟枪。作新月上天势。右手执前。左手执后。高擧过额。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如是者无定数。”
    这样的训练,让明军骑兵几乎能够适应任何一种作战方式……
    具装冲锋、长短兵步战、骑射、步射、火器作战……
    这些都是明军半具装骑兵的拿手好戏,而万历二十六年,经略邢玠就提到过,日方的俘虏称明军中其所“深畏”的就是明军骑兵。
    李如松手下的辽东骑兵,在面对日军时数次以骑兵部队发起阵列冲锋、追歼等各类战法,击败日军,明军骑兵的全能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让日本军队在很长时间,一直恐惧明军的骑兵。
    不仅是壬辰倭乱时的日军,即使是后金八旗也对明军骑兵的强悍颇为恐惧,并没有像《明史》中一样,后金骑兵对阵明军骑兵无往不利的场景。
    正如眼下的辽东战场一样,当明军骑兵面对擅长重步兵作战的后金军时,以突袭为主的小股军队作战表现十分出色。
    历史上、宁锦之战中满桂援宁远途中与八旗野战时,八旗步兵未成阵列,明军就与八旗即不分胜负,即便后来在宁远城下与八旗野战也丝毫不输八旗。
    这是因为明军重骑兵使用半覆盖马铠兼顾全能性,负载较轻,往往在小规模作战之后也能避免敌军纠缠,迅速脱离战场。
    大凌河之战中的一支明军还曾把镶白旗旗主多铎打下马来,幸被部下救出。
    《天阿降临》
    铁岭之战中,贺世贤的军队就偷袭后金军得手。
    松锦之战中的乳峰山之战明军更是主动进攻,一度逼迫清军转移阵地。
    这些都是明军骑兵最基本的一种用法,并且效果很强,甚至一度被多尔衮、皇太极、努尔哈赤等人偷学来反对付明军骑兵。
    只不过、训练这样的骑兵,消耗太大了,没有一个完整的财政系统难以支持这样一支成建制的半具装骑兵部队。
    不过、这一切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是难事。
    眼下的御马监不仅有了北场、还有南场,蜂窝煤窑,并且还有卢剑星在帮忙赚银子。
    这一切、都够朱由检弄出一支半具装骑兵部队,而他首要做的,就是将勇士营训练成这样的部队,所以他对满桂要求道:
    “我已经交代了军械所,让研究自生鲁密铳的人研究自生骑铳。”
    “只要自生骑铳研制成功,你立马就过去看。”说到这里、朱由检对王承恩道:
    “告诉军械所的人,自生火铳研究出来后,要同时通知我和满桂。”
    “奴婢领命……”王承恩微微行礼回应,而朱由检见状也点了点头,随后对他们交代道:
    “你们先用这个办法练兵,半个月后我会去校场视察。”
    “末将领命!”闻言,孙应元和满桂纷纷作揖回礼,见朱由检没有什么要说的,便在行礼后退下了。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望着两人的背影眯了眯眼睛,不由想到了其他。
    展示御马监的军威,无疑会将他摆到面上来,而一旦垮了年关,他也就十一岁了。
    年龄越往后,他的限制也就越大,除非好皇兄愿意让他就藩北直隶、或者山西等边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