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川兵入沈阳

第一百一十八章 川兵入沈阳(1/4)

    “秦总兵、前方便是沉阳城,辽东抵御建虏的第一大城!”
    北风萧萧、沉阳南城外的浑河与沉水交叉处,一支九千余人的队伍抵达了此地。
    呼啸的北风,恨不得把人脸上的肉刮下几斤,而身着布面甲的白杆川兵,也扛着自己的兵器,眺望着五六里外的那座大城。
    齐整的灰色方砖,高大的门楼,威严的垛口……
    七米余高的沉阳城墙,在这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如同一条盘龙,卧在这辽阔大地上。
    在辽东这种东高西低的地理环境上,沉阳城,可以说是走出长白山支脉山区后的第一座大城。
    它地处辽河平原中部,南临浑河,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沉阳城面积两万四千亩,形似一个椭圆形城池,城中长宽各约四里,城门有四,东曰永宁,南曰保安,北曰安定,西曰永昌。
    在明初,朱元章让沉王就藩沉阳,制定了以藩王守北边,防蒙古南下”的战略。
    此后,明朝进一步增强沉阳驻防实力,在既有的沉阳中、左、右卫基础上,设立了沉阳中屯卫、沉阳中护卫,形成“一王五卫”格局。
    按朱元章的设计,在辽东,以辽王坐镇广宁统辖广宁诸卫以守辽河以西,以韩王坐镇开原,统辖三万、辽海、铁岭诸卫以守辽河以东。
    至于沉王则负责坐镇沉阳,统辖沉阳五卫,原地固守可保沉阳不失。
    只要沉阳在,便可西渡辽河可增兵广宁,协防大宁,北上可进兵开原,南撤可以加强辽阳的防御力量,成为辽东地区重要防御力量和机动兵力。
    然而,沉阳的“一王五卫”防卫体系设计因为明建文帝削藩政策和靖难之役最终没有落实,沉阳城中的驻军经过裁撤,只剩下沉阳中卫。
    眺望着这座满是历史的城池,秦邦屏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他旁边一个高大的身影爽朗笑道:
    “秦总兵、此地便是沉阳城,城中兵马经过老夫裁撤,还有三万兵马,由贺世贤、尤世功二人驻守。”
    “今岁六月十二,努尔哈赤领先锋两万大军进犯,被他二人击退十五里,你到了此地后,当和他们通力合作。”
    “经略所言甚是……”听着熊廷弼的话,秦邦屏下意识皱了皱眉。
    他感受着怀里的圣旨,心想不知道熊廷弼在了解自己到了沉阳的第一件事就要裁军时,会是什么感受。
    “搭浮桥!”
    这时、旁边的秦民屏开口,瞬间一千人的白杆兵就忙碌了起来。
    他们搭建浮桥准备渡河,六千白杆兵都知道,他们进城的第一件事是要干嘛,因此他们心情十分沉重。
    不多时、他们就搭好了浮桥,而这时,沉阳南城的保安门也打开了。
    “渡河!”
    秦邦屏见状,下令全军渡河,似乎要抢占时间。
    这样的做法,让熊廷弼微微皱眉,似乎意识到了秦邦屏等人前来辽东,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
    三日前、当秦邦屏的川兵与浙兵,携带一万战兵,四千辅兵抵达广宁的时候,熊廷弼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因此在短暂的叙旧后,他为两军补充了粮草,又派出官粮三万石,平均分给秦邦屏和戚金后,便开口由他领秦邦屏入驻沉阳,袁应泰领戚金入驻辽阳。
    现在想想、这个做法实在是太对了,万一爆发了什么矛盾,他还可以在旁边调节。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白杆川兵开始加速渡河,不等保定门的沉阳驻兵在城外站好队,六千白杆川兵就已经着甲渡河,并在北岸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火炮和辎重车,粮车、三千辅兵开始渡河,而保定门的沉阳兵马也发现了不对劲。
    当两个年近四旬的将领带着一队精锐的人马从保定门甬道走出时,提前带散兵出城的一名游击将军便上前拦住了二人的战马,作揖道:
    “将军、好像有些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的?”率先开口的,是一个身上散发着酒气,身高六尺不到的高大中年武将。
    他长相平平,唯一有特点的便是两道浓密且上翘的眉毛。
    这人、便是原沉阳总兵贺世贤,而眼下的他,被兵部调为了开原镇总兵官。
    不过、谁都知道,开原早就被努尔哈赤拿下了,因此这个总兵官的意思是,让贺世贤先打下开原再说。
    因此、他酗酒了一个月,哪怕旁边的尤世功劝了一个月,也无济于事。
    “将军、来的好像是南兵,石柱的川兵,而且来者不善。”游击开口解释,却被贺世贤皱眉呵斥道:
    “一群南蛮子,怕他们作甚!”
    “这倒是……但还是小心为妙……”游击也被说的心虚了,不由附和起了贺世贤的话。
    不过这个时候、旁边长目阔口的尤世功却开口劝阻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