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私盐暴利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私盐暴利(2/4)


    这部分辽民加上陆续迁移的二十五万辽民,四地百姓就达到了近六十二万人,而军屯田被废除后,便在朱由校的旨意下,发给了这六十二万百姓。
    有民田的不发,首先满足了没有田地的百姓,但即便如此,二百二十二万八千四百田地,还是无法养活六十二万人。
    以辽东一年一亩不足一石的亩产,这些田地顶多养活原本的当地百姓。
    因此、在御马监和太仓从天津运出的粮食抵达镇江后,孙应元等五人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田地开垦。
    只不过、作为职业军人,七卫军不可能参加开垦,他们在发田结局后便乘船返回了北直隶,昨日刚刚抵达天津。
    它们接下来会前往各自原本的驻地,等待朱由检和朱由校的命令。
    对于山西的事情,朱由校还在考虑,一个月的时间,他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对一京一省之地进行全面的卫所裁撤。
    至于朱由检,他自从六月底的盐场开始运作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盐场之中,只有偶尔会去关注燕山大营对大宁三卫的兵马招募情况。
    目前羽林卫还在大宁三卫,而大宁三卫经过一个月的招募,暂时招募到了一万五千余人。
    估计在七月中旬就能满足三卫兵马人数,随后就会被调往大宁三卫,换回羽林卫。
    朱由检一直在意的奢崇明,似乎因为努尔哈赤的败退,因此一直没有动作。
    不过他没有停下甲胃的打造,看来是有着新的谋划。
    对于他、朱由检并不担心。
    洪承畴、杨文岳、吴阿衡、孙传庭、秦良玉……
    这五人的组合,决定了他即便闹事,也不会如历史一样闹的太大。
    目前朱由检要做的,还是为山西三镇和顺天府的裁撤做准备。
    因此、他一边看各地皇店的奏报,一边对好皇兄道:
    “哥哥、还有一个半月就秋收了,御马监需要为山西三镇和顺天府的事情做准备。”
    “这次我准备募兵十六个营,哥哥准许否?”
    “我还能阻拦你不成?”朱由校白了自家弟弟一眼,此刻的他还在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赢下眼前这盘棋。
    看着自家弟弟悠闲的一心二用,他心里气不打一处来,但很快又投入到了棋局之中。
    至于二人的对话,则是让养心殿内外的魏忠贤和曹化淳纷纷咋舌。
    十六个营,那就是四万八千多兵马啊……
    如果十六营招募编练成功,那么御马监麾下的兵马,就达到十五万三千多了。
    再加上塞外满桂的大宁三卫,那就是近十七万兵马。
    这样数量的兵马,放在一个十一岁的亲王身上,换做别的皇帝恐怕都睡不着觉。
    然而、瞧着兄弟二人相互坦率的架势,估计就是自家这位齐王掌控了天下兵马,皇帝也不会担心。
    不过说到兵马,落子之后的朱由校却想到了西南的事情,便开口道:
    “弟弟先前说,若是辽事事弱,可能西南土司会叛逆,但眼下辽事大好,不如把西南的那几部兵马都调到辽东去?”
    朱由校还是咽不下每年两百多万两银子喂给那些吃空饷的辽东军门这口气,但朱由检却道:
    “这些兵马在西南大有用处,若是变法遇到险阻,旁人臣弟不敢保证,但孙传庭和秦良玉两人已经会在西南为大明守土。”
    朱由检的这话,让朱由校眉头一紧。
    他明白、自家弟弟的话是说,如果有一天什么时候文臣、勋贵、边军不满朝廷裁撤卫所和征收商税杂项,起兵谋逆,那四川还能成为一个大明的犄角。
    只要秦良玉和孙传庭扫平四川,届时顺江而下,便能进犯江南,迫使文臣屈服。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自家弟弟没有提及洪承畴、杨文岳、吴阿衡等三人。
    这说明、这三人在自己弟弟心里,实际上和文官的联系太大了,如果朝廷与地方为难,那么这些人的立场很难保证。
    燃文
    这么看来、自己弟弟早就想过如果天下皆反,那么如何平定天下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突然开口道:
    “山西和北直隶的事情,就听弟弟的吧……”
    “嗯?”听到这话,朱由检抬头看向自家皇兄,不明白对方想了一个月都没有确定的事情,为什么会突然定调。
    他的模样,让朱由校看到,只是笑着摇头道:
    “边事上、我确实不如弟弟,因此既然弟弟把西南都想的如此周全,山西、北直隶两地,恐怕就更为周全了。”
    “只是我想问问弟弟,山西和北直隶收复后,弟弟是要对辽东下手了吗?”
    朱由校铁了心想要收拾辽东的军门,而朱由检却皱眉夹起棋子,落子道:
    “山西的事情并非只有卫所一件事情,实际上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