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4/4)

热门推荐:
    说罢、他将朱由检所做的事情说了出来,而叶向高听后,最后一块石头也落地了,作揖道:
    “齐王高见,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明岁秋收之中,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百姓恐怕就不会抗拒这作物了。”
    “唯一需要在意的便是,有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教导数以千万记的百姓耕种新作物。”
    “这点叶阁老不用担心。”朱由检开口道:
    “明岁收获后,孤会让锦衣卫出银子,将一些熟练的老农带往其他三省之地,教导他们耕种后,以一日二十文的工钱付账,送他们回家。”
    朱由检没有说燕山所的事情,因此燕山所是他扳倒文官体系的一把刀。
    眼下的文官们虽然知道燕山所,但只以为是朱由检训练新卒的地方,并不知道里面在接受教育。
    等他们反应过来也没用了,眼下即将渡过第一年,只要第一年渡过,燕山所的孩童学子们都识字,那么第二年的教育就简单多了。
    这些文官没有能力制止数百万佃户的孩子去燕山所就学,就无法阻挡农家子弟的崛起。
    “对了哥哥。”朱由检侧目看向自家皇兄道:
    “臣弟以为,此物不可流传北虏、西番、建虏等地,一旦他们获得番薯,人口和实力都会剧增。”
    “嗯!”朱由校也严肃着点了点头,明白其中的关联。
    叶向高这时也开口道:“眼下最应该做的,是齐王殿下警惕麾下佃户走漏风声,只要撑到后岁,到时候消息走漏也无碍了。”
    “况且,老奴若是只得到少量作物种子也无用,需要花数年时间才能培育到足够百万亩耕地耕种的种子。”
    “当年南洋百姓将番薯传回,百姓足足花了数年时间才培育出千余亩的种藤,直到如今,二十几年过去,该物也不过流传在福建一省之地。”
    “不想殿下弄来这么多种子,一下子种植数十万亩,耕种得利。”
    “如果以此方法传下去,以百姓自主,朝廷推波助澜,恐怕不用五六年,就能让大明百姓都知道番薯之利!”
    说到这里、叶向高不由高兴的笑道:“到时候、恐怕我大明百姓,便少有受饥者了。”
    “倒也没有那么夸张……”朱由检苦笑,他可是知道大明接下来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
    番薯再厉害,也不可能在大旱之下无水而生长,该有的饥荒一个都不会少的,关键还是得看到时候大明的调度能力是否提升……
    “哈哈!弟弟大功一件,该赏!”
    见叶向高都这么夸赞自家弟弟,朱由校笑了一声,随后对魏忠贤道:
    “把哈密上贡的那十匹天马送给弟弟!”
    “天马?公的母的?!”朱由检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天马即汗血宝马,如果是十匹公马,完全就可以拿来做种马,改善马种质量。
    “好像是四公六母……”魏忠贤尴尬一笑,而叶向高也咳嗽道:
    “咳咳、既然事情说了,那么番薯一事还希望齐王殿下上心,万岁,老臣先告退了。”
    “去吧去吧……”朱由校一门心思都在自己弟弟的问题上了,随意摆了摆手。
    叶向高退下后,朱由检就开始对朱由校说培育军马,改善马种质量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让魏忠贤听着,总有一种蛋蛋的忧伤……
    只是这种忧伤没有持续太久,便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被打破。
    “八百里加急!”
    喊叫声忽的出现,随后满头汗水的陆文昭便带着李若涟、崔应元二人直接走入乾清宫,面朝养心殿跪下,大声道:
    “万岁、殿下!八百里加急,水西宣抚司同知安邦彦、永宁宣慰使奢崇明,水东宣慰使宋万化约定十月五日起兵七万造反,贵州西南上百土司纷纷响应,西南战事将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