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金布局

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金布局(4/5)


    “开垦的太快,不少披甲奴都累死了,要不要……”
    新萨尔浒城墙上,努尔哈赤正在巡视新萨尔浒城的城防加固情况,而负责东部石堡加固的代善正在努尔哈赤身后一边跟着努尔哈赤的步伐,一边汇报。
    从努尔哈赤命令开垦到现在,不过两个月时间,大金就在兀也吾卫开垦出了一万六千多亩耕地,这数据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性命。
    所有的奴隶都需要每天开垦新田八个时辰以上,并且还要在开垦新田之后,收割足够的牧草来喂养兀也吾卫的牛羊战马。
    每天九个时辰的劳作,连续两个月下来,累死人是正常的。
    代善不想浪费好不容易得到的奴隶,所以才会想努尔哈赤提出建议。
    只是在他提议后,努尔哈赤却面无表情道:
    “人不够,就从开原、铁岭、抚顺等地将犯事的汉人迁过去就是了。”
    “这……”代善愣了愣,他可是记得自己汗阿玛说过、要善待辽民的。
    怎么这句话才说了四年,就突然变卦了?
    代善的愣神,让努尔哈赤停下了脚步,皱眉转身看向代善道:
    “抚顺这些地方,来年若是开战,伱认为我们能守住吗?”
    “这……”代善不敢回答,而努尔哈赤却道:
    “抚顺守不住的,包括蒲河所也是一样。”
    “现在秋收既然结束,那就把他们迁往北山野人的石堡,让他们在后方耕种。”
    “蒲河所、抚顺等地的土地,交给旗人耕种,若是戰端开启而无法及时收割,立马焚毁所有粮食,带人撤往新萨尔浒城。”
    “就这样放弃抚顺和蒲河所等三十多万亩耕地吗?”代善不敢相信,这可是废了大金好大力气才打下来的地方。
    “当断则断、眼下明军人多势众,在平原与他们作战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努尔哈赤训斥着代善,并对他道:
    “拼人数、就是一百个大金,也比不过明廷!”
    “眼下必须将耕种的汉人一点点转移,把明军带入白山黑水间,伺机而动。”
    “北山野人各卫所的耕地,你让人统计过没有?”
    “一百四十六堡,二十二万六千余亩,可开垦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如果前往北山耕种,只能种蜀黍,并且在北山耕种蜀黍一亩不过百斤”代善下意识回答,就差把不想去北山写脑门上了。
    从田亩上,就能看出眼下的东北到底有多恶劣。
    十余万北山女真,在这些地方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都是被分割在了沿黑龙江、松花江两岸耕种、捕捞的渔猎民族。
    尽管捕鱼和狩猎就能满足日常所需,但还是需要吃主食的,所以耕种还是需要的。
    尤其是在明朝设立努尔干都司,传授了更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后,发展更是迅猛。
    哪怕之后努尔干都司裁撤,但明朝也没有放弃东北,而是将努尔干都司的职能交给了辽东都司,依旧管理着广大的努尔干地区。
    所以在明朝羁縻统治东北的两百余年里,东北女真的卫所数量,从一开始的一百三十多个,迅猛发展到了万历年间的三百八十多个。
    但即便东北已经滋生了众多人口,但三江以北的北山女真领地里,耕地数量依旧少的可怜。
    这固然是因为距离明朝越远,越跟不上汉文明,而导致的落后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开发困难。
    开发起来那么困难的地方,根本就养活不了十万大军。
    可眼下自家汗阿玛却要迁移蒲河所、抚顺等地数万汉民前往?这让代善怎么愿意?
    虽然已经有现成的二十多万亩耕地,但这些土地在养活这数万汉人的同时,又能给大金贡献多少粮秣?
    更别提这二十多万亩地,是分散在一百四十六堡,上千里广大地界上,平均每个堡也不过千余亩。
    哪怕按照四成征税,千亩顶多征到二三百石,然后还要运往上千里外的赫图阿拉,三百石运到赫图阿拉,恐怕只有二百石了。
    也就是说、二十多万亩地,能交到赫图阿拉的赋税只有四万多石粮食,只够四万人吃一个半月。
    相反、如果在蒲河等地继续耕种那三十多万亩耕地,所能交到赫图阿拉的赋税,足有十万石。
    因此、这也就怪不得为什么代善不愿意去北山了。
    不过对此、努尔哈赤却平淡道:
    “北山的野人可以只吃少量的米,其他的食物去渔猎,那么汉人也可以。”
    “迁移他们之后,你想办法把赋税提高到六成,再让他们继续开垦。”
    “是!”听到这话,代善知道做起来十分艰难,但还是硬着头皮应下了。
    “你走了之后,我会让莽古尔泰和黄台吉多多建设石堡的,所以石堡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努尔哈赤安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