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两百章 来自皇兄的彩虹屁

第两百章 来自皇兄的彩虹屁(2/5)

校又继续问道:
    “我做的那个大水车如何?比起一般的水车能多浇灌多少亩田地?”
    朱由校问的,是他研究水力纺织机的同时,所制造出来的改良版“水转翻车”。
    普通的水转翻车形制和人踏翻车相去无几,只是运用的动力不同。
    必须先在流水岸边挖掘一道深窄的沟渠,将水车设置其中,随后将翻车的踏轴延伸,作一个直立的转轮来充当齿轮,随后在直立的转轮旁在另外搭木设轴,轴上作上下两个卧轮。
    如果水冲激下卧轮,下轮便会被带动,下轮带动上卧轮,再带动和上卧轮幅支相间的竖轮,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带动置于一旁沟渠中的翻车,水便被运送岸上了。
    这种水转翻车的最大好处为省力,因它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力量,人力、畜力可以用作其它生产活动,且此法输水灌既可日夜不息,方便之处又在人踏翻车之上。 …
    但是这种水转翻车经常因为水势太强,使得龙骨板破裂不堪使用。
    不过在经过朱由校改良,增设多个转轮,并将龙骨包裹重量不大的铁条后,这水转翻车的动能就增强了许多。
    这个原理、是朱由校从朱由检提供的自行车中学来的。
    自行车这玩意,朱由校让工匠手工打造链条连接,再弄出了飞盘后,剩下的钢架就更简单了。
    东亚虽然没有橡胶树,但无花果树和一些大戟科的植物也能提供橡胶,而无花果树早就在唐代传入中原,南北均有种植。
    因此、提供自行车图纸的时候,朱由检就让人收集了十斤天然橡胶。
    虽然柔韧性不如橡胶树生产的天然橡胶,但烤制之后铺在铁轮上,也比木轮行驶要舒服多了。
    至于轴承这玩意,对于大明的工匠来说也不是难事,虽然达不到近代高精度的轴承,但粗制一些、寿命短一些的轴承还是能弄出来的。
    钢珠不够圆滑,规制不一样,就让人手工打磨。
    在手工技术上,大明的工匠说第二,这个时代便没有第一了。
    因此自行车这玩意,朱由校不仅造出来了,还亲自骑了两圈。
    不过相比较骑马,这玩意有些费力气,不讨朱由校高兴不说,造价也比较昂贵。
    他算了算、一辆自行车的造价是五两五钱银子,也就是寻常一个力工工作大半年,才能买得起一辆。
    好在虽然无法推广,但朱由校还是十分灵活,将自行车轮放大后,叫人收集了一些天然橡胶,然后把橡胶的铁轮按在了马车上。
    装上橡胶铁轮的马车,乘坐起来可就舒适多了,而这只是朱由校从自行车的原理所弄出的一个新玩意。
    除了橡胶车轮,还有改良版的水转翻车便是这个原理。
    朱由校问曹化淳,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民,认为这玩意可以造福多少百姓,只是他想证明自己的水转翻车比大明工匠的要更好罢了。
    面对询问,曹化淳也笑着说道:
    “寻常的水转翻车,顶多浇灌七八百亩田地,但万岁的水转翻车,可以浇灌一千亩田地,并且奴婢让永平试验田的百姓试了试,三个月都没有龙骨磨损的痕迹。”
    “哈哈——”听到自己的水车果然比天下工匠的水车要好,朱由校高兴之余,便大手一挥道:
    “让百姓都换上吾所制作的水转翻车,想必弟弟听到后会十分高兴的。”
    “万岁的手艺巧夺天工,寻常的工匠怎么能和万岁相比呢?就好似那八千料的军舰一般。”魏忠贤在合适的时间拍马屁,这也让朱由校想起了自己的军舰。
    他放下了刨子,双手叉腰道:
    “化淳、孤的军舰如何了?”
    “回万岁、天德号已经试航四个月,目前是水军三卫的乙等第一舰。”曹化淳说出了那八千料大船的情况,还有它的名字。 …
    天德、这是朱由校以大明第一将徐达的表字,来为八千料军舰命名的。
    该舰长度二十四丈,龙骨二十丈,舰宽六丈,吃水两丈六尺,火炮数量达到了112门,吨位换算西方达到了二千六百吨。
    这样的庞大巨舰,需要九百八十名船员才能操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巨无霸。
    朱由校能亲手打造出这种军舰,心中自然骄傲,并且也一直这艘军舰。
    毕竟下水不是难事,主要还是得看试航才行。
    眼下他的八千料军舰已经试航成功,也就是说可以正式服役了,而天津船厂才刚刚宣布七千料军舰有缺陷,需要补足后才能批量生产。
    这么一来、朱由校可以说是领先了天津船厂半年的速度。
    他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随后才开口道:
    “罢了、把天德号的图纸送去天津船厂,给他们参考参考,另外问问他们,天德号的副舰什么时候能满编。”
    朱由检在走之前就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