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两百零九章 誓杀腐儒

第两百零九章 誓杀腐儒(3/5)

而眼下辽沉是平原,明军火炮在西南发挥不出威力,但在辽沉平原,即便下雨、但是有着挡雨棚的保护,火炮依旧能发射。
    因此、只要吴阿衡在城下蹲着,努尔哈赤就必然不可能将他全歼,反而会在发动袭击吴阿衡的同时,遭受到武靖营城头火炮的迎头痛击。
    所以、杨文岳一开口,让军中诸多将领纷纷松了一口气,只是就在这时、熊廷弼却突然皱眉疑惑道:
    “他在武靖营鏖战,如果不是为了吃吴阿衡总兵的那一万二兵马,那是为了什么……”
    熊廷弼还在疑惑,只是比起他,已经有人更早勘破了努尔哈赤的行动。
    “他要重创满桂!”
    西平堡守备府书房内,朱由检攥紧了拳头,咬紧牙关说出了这句话。
    努尔哈赤想干什么,朱由检在军情传递的第一时间就勘破了!
    明军眼下最令金军后怕的是什么?是火炮?是火器?都不是!是明军眼下机动性比金军还要强的骑兵!
    努尔哈赤要将铁岭和开原的人口迁移往兀也吾卫,而从开原到兀也吾卫,足足有六百里道路。
    这六百里道路,如果是步卒行走,最少需要十五天,并且需要一名士兵配八名民夫才能保障士卒的粮秣问题。
    六百里道路,如果没有一支高机动性的兵马为补给线保驾护航,那么金军可以凭借高机动性对明军的补给线从各方面进行袭扰。
    要攻打兀也吾卫,明军最少得出动十万步卒才能形成压倒性的力量,而十万步卒需要八十万民夫为他们做出后勤保障。
    再怎么看,明军也不会傻到出动十万步卒,用全辽男丁来做民夫,去打兀也吾卫。
    那么如果明军不出动纯步卒,而是出动骑兵呢?
    数量众多的骑兵,只需要两倍人数的马步兵作为辅兵运送物资和火炮,那就能维持六百里的作战半径,每日行军更是能达到一百里,六天就能抵达兀也吾卫。
    也就是说、明军只需要出动三万骑兵,六万马步兵,加上诸多火炮,实际上只需要准备一两个月的口粮就能攻打兀也吾卫。
    眼下明军的骑兵有多少?整个辽东战场二十多万大军,实际上骑兵数量不足七万。
    也就是说、只要重创辽东骑兵一次,明军就在短时间内无法发动对兀也吾卫的袭击。
    不仅如此、在这一战的撤退中,被打残的骑兵部队也不敢贸然追击金军,而步卒人数虽多,却跟不上金军的行军速度。
    只要打垮一次明军的骑兵主力,金军就可以在之后从容的收割粮食,从容撤走。
    但这个计划有一个问题,四骑卫的骑铳威力,努尔哈赤已经大概了解过了,因此在晴天偷袭埋伏四骑卫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等雨季。
    明军的火炮厉害,但火炮沉重,速度转进慢,追不上金军。
    真正让金军所畏惧的,还是四骑卫的骑铳,以及四骑卫的机动性。
    这、才是努尔哈赤为什么挑选在下雨的时候,转进辽东腹地,在辽东腹部左突右冲,疯狂展示自己运动能力,调动明军的原因。
    因为只有将明军调动起来,展示出金军的机动性,那么朱由检和熊廷弼就一定会选择用骑兵追击骑兵,拖住后步卒包抄。
    所以、明军会出动骑兵,而一旦骑兵出动,努尔哈赤就有机会歼灭明军的骑兵部队了!
    “原来埋伏了半天、目标在这里!”
    朱由检脑力不断地消耗,只觉得努尔哈赤的战术风格,比起他自己还要羚羊挂角。
    他和熊廷弼以为,努尔哈赤会趁着雨季袭击辽东,是为了给后方收割粮食凑足时间,却不想努尔哈赤根本就不在意地里的粮食。
    好不容易进入了战场,朱由检以为努尔哈赤要调动明军,实现分割,最后吃掉一部兵马,断明军一臂,却不想努尔哈赤的目标是四骑卫。
    “他到底是一开始就瞄准了四骑卫,还是因为明军的围剿而中途改变了想法?”
    朱由检脑中疯狂思考,只因为这个问题代表了努尔哈赤对四骑卫伏击的力度有多大。
    他焦急的在书房内来回走了几步,却又一阵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努尔哈赤的目标真的是四骑卫?会不会还是虚晃一枪?”
    一个念头再度从朱由检的脑中升起,这个时候他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在晚明野战上的领兵才干。
    有这样的对手,是朱由检和辽东诸将的不幸,也是幸运,因为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努尔哈赤也有一些短板,即政治上的短板……
    想到这里、朱由检脑中灵光一闪,随后对门口道:
    “命人调铁一万斤,银五千两,护送给鞑靼部的虎兔墩,请虎兔墩统兵袭扰科尔沁,再告诉虎兔墩,建虏此刻正在从铁岭和开原转移人口和钱粮,送往兀也吾卫。”
    “卑职领命……”门口的锦衣卫千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