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两百三十二章 筹备复套

第两百三十二章 筹备复套(4/4)

后套,还有白亭海、居延海等地的朱由检继续说道:
    “大军收复河套后,所有兵马便带着民夫在这几个地方筑城,并且沿着各条河流筑城。”
    “孤会命陕西布政使徐光启迁移陕北百姓前往前套和后套,将陇右百姓迁往居延海和白亭海。”
    “陇右和陕北的户籍人数,黄册上所记载的是六十余万人,但实际上数量应该达到百万人。”
    “因此、战事一旦开打,各省粮食便会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能留下多少粮秣,取决于战事的时间。”
    “孤准备调拨一千八百万石粮秣,而十三万大军需要最少四十万民夫。”
    “这战事每打一个月,所消耗的粮秣便是百万石,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至于民夫的招募,可提前半年便发出告示,愿意参军为民夫的,月俸一两银子,并且打下河套后,可举家搬迁河套,三年期间开垦粮秣皆由朝廷负担。”
    。(本章未完!)
    第两百三十二章 筹备复套
    朱由检下了很大的本钱,各种条件加起来,代表了打下河套和之后三年的粮秣支出,不会低于五千万石。
    这等于说、用大明一年的田赋来换取陕北百姓的迁移。
    这样的举动,让朱由校和其他人知道,恐怕都会皱眉,但只有朱由检知道,用五千万石粮秣平息陕北叛乱有多么划算。
    “殿下、若是要如此出兵,那骑兵必须一人三马才行,可……”
    满桂欲言又止,那就是西北的骑兵根本达不到一人三马的富裕程度,一人两马都在少数。
    明军骑兵如果能一人两马,那也不至于每次都追不上入寇的河套部了。
    对此、朱由检也微微颌首,随后道:
    “御马监从即日起,从土蛮、喀喇沁互市的战马都会送往西北,所以这点不用担心。”
    “开战之前即便无法一人三马,但一人双马是可以保证的。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至于主攻,届时我会亲领四骑卫追剿,你们只需派大军接管各地即可。”
    行了、听到朱由检的话,满桂知道,这次复套一战与其说是十三万大军扫套,倒不如说是朱由检带两万人扫套,其余十一万人只管接收河套便是。
    或许、只有征讨宁夏部的那几万兵马能让人体验到扫北的乐趣了。
    不过众人也不敢对朱由检说什么,毕竟这位齐王殿下制定了多场大战。
    “行了、你们退下吧。”
    朱由检一摆手,示意诸将退下,而诸将闻言也纷纷作揖退场。
    等所有人走了之后,朱由检才对门口的锦衣卫千户询问道:
    “西南的事情如何?安南还有进犯吗?”
    “回殿下、木增还在等待殿下的回信,洪总督已经将贵州全境改土归流,并留兵四营驻守贵州后,带着五营兵马抵达了昆明。”
    “眼下云南境内,加上马总兵这段时间的募兵,一共有我五军都督府十二营兵马……”
    “至于安南、这段时间不曾再进犯。”千户老实回答,而朱由检也在听到了对方的话后,仔细想了想后还是对对方说道:
    “派人传信洪承畴,让他制定好平西南土司的行军图。”
    “另外再派人告知马祥麟,准备去接受丽江木氏的兵马,让他亲自转告木增,未来的朵甘承宣布政司的布政使是他的了。”
    朱由检已经看过木增信和要求了,说到底,木增的要求并不难满足。
    朵甘地区的金银矿开采难度极大,木增又愿意交出两成作为贡赋,这对于朱由检没有坏处。
    许一个朵甘承宣布政使的职位,便能得到木氏三万多兵马,这笔买卖并不亏。
    倒是在木增交出兵马后,恐怕一直在强撑的沐昌祚和沐启元会直接认怂。
    只要沐氏服软,一些兵力不多的小土司只能接受大明的改土归流,至于剩下还想着负隅顽抗的大土司……
    这些人、洪承畴会替朱由检好好收拾他们的。。
    第两百三十二章 筹备复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