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零一章 内外有难题

第三百零一章 内外有难题(3/4)

就是耐用”。
    “我的语气如何?”朱由检抬起脚踩在椅子上,手扶着额头,坐没坐样。
    对此、朱由校看到了却只是一笑:
    “带着三分埋怨,四分委屈,二分恼怒,一分无奈……”
    听到朱由校的话,朱由检骤然语塞,一时间在想“您也好意思说这话”。
    他抬手将放在了桌上上百奏疏上,对朱由校皱眉道:
    “哥哥若是不偷懒,这些本该是哥哥处理的。”
    “咳咳……近来风雪大,染了风寒也不见好。”朱由校假装咳嗽,而这个时候恰好一高两低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参见万岁……”
    走进来的人是为朱由检准备午膳的杨媛爱和杨爱,而跟在他们背后,是结束了早课的李定国。
    六岁的李定国有些懵懵懂懂,见杨媛爱和杨爱跪下,他还傻乎乎的站着。
    直到被杨媛爱拉了一下,李定国才跪在地上,但还是抬着头看向朱由校,一点不怕生。
    “这孩子倒是有意思,弟弟从延安带来的?”
    朱由校看着直勾勾望着自己的李定国,转头对朱由检询问,而朱由检也叹气道:
    “乡野小子,随他任性……”
    简单八个字,算是说足了朱由检对李定国的偏袒和包容。
    “平身吧。”朱由校一听,也示意三人平身,并在三人起身后对李定国询问道:
    “今日学了些什么?”
    “学了些燕山的教材,不过看不懂!”李定国理直气壮。
    “哈哈哈哈……”听到李定国的话,朱由校一下子被逗笑了起来,而朱由检也看着李定国道:
    “兵家的教材呢?”
    “那些倒是看懂了,不过殿下,这些东西就和我在家乡与同村玩闹时用的办法一样,没什么难的。”
    李定国一听朱由检叫自己,也不管朱由校了,一路小跑到桌桉前,垫着脚,双手趴在桌桉上。
    杨媛爱和杨爱见状只能对视一眼,然后把菜肴放在了书房会厅的桌上,然后为朱由校和刘若愚拉了椅子,并倒上了贡茶。
    不过在这期间,朱由检却看向了杨爱询问道:
    “如是,你呢?”
    如是,这是朱由检这次北征回来后,为杨爱改的名字,由于她名字和杨媛爱太像,所以朱由检将她名字改成了杨如是。
    尽管不如柳如是那么有风采,但只要知道是一个人就行。
    朱由检有注意江南的事情,然而在名妓鹊起的江南,柳如是这个人却和失踪了一样。
    加上杨如是的本名和柳如是一样,朱由检也就不想了,全当她就是柳如是了。
    “近来学了些诗词和书画,不过奴婢不太喜欢学南宋的诗词,因此被教习教训了一下。”
    杨如是九岁,伶牙俐齿的性格和态度让她吃不得亏,有什么都告诉朱由检,想让朱由检给她做主。
    不过朱由检闻言还没开口,朱由校却好奇道:“南宋诗词为何不学?”
    “除了少部分,大多诗词少了些气概,不想学……”
    对朱由检,杨如是还能伶牙俐齿,但是对于朱由校这位皇帝,杨如是却只能低着头老实回答了。
    “气概?有点意思。”听到杨如是居然用女子之身说出了南宋诗词气概不行,朱由校倒是露出了很感兴趣的模样。
    他看向了朱由检,却对杨如是说道:“那你可要好好学学你们殿下,他当初可是为秦老夫人作诗一首,把秦老夫人说的气概十足……”
    朱由校的话,是指当初朱由检作画,给秦良玉的赠诗。
    这看上去像是他在夸朱由检,实际上倒有些像埋怨。
    似乎他在埋怨自家弟弟作诗作的不错,但却没有送他一首。
    话里的话朱由检自然能听懂,但他在诗词上确实是个半吊子。
    历史上的崇祯能文能武,不仅能开三石弓,还能作画吟诗。
    到了朱由检这里,三石弓他倒是也能试试,作画也不成问题,但是吟诗就有些难为他了。
    不过架不住朱由校哀怨的眼神,朱由检只能叹气道:
    “我作诗一般,但这次北上却听到过一首诗词,倒是很适合哥哥。”
    “且说来听听……”朱由校有些感兴趣,而朱由检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山舞银……”
    朱由检硬着头皮把自己认为具有帝王气概的这首沁园春给念了出来,虽然这词体和明代的不符,但意境却在。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听到自家弟弟把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