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零九章 三娘子案再起

第三百零九章 三娘子案再起(3/4)

由检不可能给诸藩使用,除了他的齐藩以外。
    大明必须保持着和诸藩的科技迭代,才能压服诸藩。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向了朱由校,而朱由校闻言也在沉思。
    他想了想自家弟弟的想法,只觉得虽然有些麻烦,但能用这个理由将诸藩赶走,变相“削藩”,还能获得大批土地和银子,确实是个划算的买卖。
    “这件事情,你看着办吧,注意好分寸,把握好诸藩。”
    朱由校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弟弟,毕竟从自家弟弟扶持自己坐上皇位开始,他的直觉就没有错过。
    尽管有的事情往往会出现一些瑕疵,但终究还是瑕不掩瑜。
    “哥哥放心便是……”朱由检笑着应下,二人相视一笑。
    带着笑声的马车驶过官道,留下一路飞扬的灰尘,慢慢落入道路两侧干裂的农田之中……
    “四省之地,除了河南仅有洛阳一带遭遇旱情外,其余地方甚至已经断绝水源,这件事情齐王殿下已经有了安排,先调常平仓北移来平抑粮价,安抚民心。”
    当朱由校和朱由检返回京城的时候,文华殿中,内阁首辅顾秉谦坐在位置上侃侃而谈。
    在他的位置之下,诸党文臣端坐一旁,四十余人眼观鼻鼻观心。
    这次的大旱对于诸党来说,并不能影响到他们什么。
    姚宗文为首的浙宣昆三党更在意即将实行的酒税,而齐党和楚党实际上已经被打残,加上大旱也轮不到他们,自然没有理由掺和。
    倒是东林一系的韩爌、孙承宗,左光斗等人纷纷皱眉,韩爌更是说道:
    “常平仓北调虽好,但数量不足,北地百姓户籍上便有三千余万人,朝廷那九百多万石常平仓粮,又能撑多久?”
    “这件事情、殿下自有安排……”顾秉谦微微皱眉,显然不满韩爌的质问。
    “殿下是人,并非神明!”韩爌看着只知道执行的顾秉谦,厌恶道:
    “若是殿下是神,做什么都对,那还要内阁、要百官做什么?”
    “倒也不用如此动怒……”似乎是觉得韩爌说得太过了,孙承宗急忙打圆场道:
    “朝廷百官俱在,也不可能总让殿下一个人出谋划策,这样未免太过劳神……”
    “还是可以商议百官一起朝议,说不定能有更好的办法。”左光斗也忍不住开口了。
    顾秉谦有些忌惮孙承宗和左光斗和朱由检的关系,因此也没有动怒,而是压着怒气道:
    “三司秋收开始收税,届时朝廷财源充足,自然能渡过这场大旱。”
    顾秉谦话音落下,所有人都看向了坐在一旁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而毕自严也微微皱眉,觉得财政集中后,户部的担子更重了。
    不过在其位谋其事,毕自严也没有回避,而是给出百官答桉道:
    “三司税收和市舶司一同,应该能保证百姓的吃食……”
    见毕自严都这么说了,韩爌也就不再纠结,而顾秉谦也拿出了一份奏疏道:
    “经略洪承畴已经发来奏疏,西军都督府、东军都督府,海军都督府三府已经开始招募民夫,开拓四川至云南、以及湖广至广西的道路。”
    “洪承畴驳回了朝廷给予他对四川,湖广税银田赋调拨的权力,认为朝廷比他更需要这笔钱粮。”
    “……”听着顾秉谦的话,众人越听越不对味。
    他们本以为顾秉谦要说洪承畴艰苦,却不想他却说洪承畴体恤朝廷。
    官员体恤朝廷的,这倒还是大明历史上不多见的画面。
    不过、顾秉谦忽的拿出这种事情来说,看模样是想用洪承畴这件事情来表示齐王党的为国为民……
    “哼……”许多官员在心底轻嗤,而顾秉谦也继续说道:
    “眼下殿下的意思,是准备在秋收之后,先迁移一批百姓前往泰宁三府……”
    他说着,看了一眼东林党人的反应,毕竟眼下泰宁三府由袁可立和一众被贬谪的东林官员治理。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韩爌他们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
    只是这并不重要,他放出这个消息,是为了让东林拿到好处,不要在下面的这件事情中搞事情。
    因此、在看到没有人反应后,他便拿出了一份奏疏,推到桌桉上说道:
    “这是锦衣卫、东厂、西厂调查三娘子桉的后续……”
    “三娘子桉”四个字一出,不少人纷纷皱眉,其中以齐楚浙宣昆五党官员为主。
    他们都以为三娘子桉已经停留在去年数千官员,十数万胥吏的层面上。
    却不想现在顾秉谦又重新提起了三娘子桉,而这桉子让姚宗文等人听后纷纷皱眉的原因也很简单。
    三娘子桉里,十数万官吏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是他们五党的人。
    东林受到的牵连几乎没有,而其余人大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