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庙前的分地竞拍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庙前的分地竞拍(2/4)

天启七年四月的如今,御马监旗下已经有皇店、皇庄、盐场、茶场、纺织场、官场……
    如果再加上酿酒场,和化肥场,御马监直接或间接的工人数量,实际已经高达八十余万人。
    这八十余万人的工钱,从每年七两到十一两不等,福泽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是个人背后的一家一户。
    工厂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和封建地主阶级抢人,地主阶级需要佃户,而工厂需要工人。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朱由检又增加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地主阶级还需要和朝廷抢人。
    当朝廷开出迁移奖田三亩、五亩、十亩、乃至二十亩的时候。
    地主能给予佃户的物质吸引力就大大降低,而当有迁移和工厂两种比起做佃户更好选择的时候,佃户们也不会傻乎乎的继续种地。
    张恕的话在给士绅们提醒,而士绅们闻言也额头露出冷汗。
    与工厂开出每日二十文,一年七两银子的工钱相比,佃户的工钱简直低的令人发指。
    如果朝廷真的要加大力度建设工厂,那么他们必然是抢不过朝廷的。
    想到这里、一名士绅上前作揖道:
    “张力士提醒的是,下面的事情我们会好好处理的。”
    所谓下面的事,无非就是重新调整调整和佃户的分成罢了。
    不过、他们要赚银子,自然不会把分成调的太高,张恕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是瞥了一眼道:
    “随你们吧,到时候别管咱家没有提醒你们便是……”
    说罢,张恕转身就要离去,只是没等他走回洛河镇,直通洛河镇的道路上边出现了三名身骑驽马的青年,这让张恕警惕了起来。
    在小小洛河镇,能骑驽马的可不是一般人,这群家伙脸生,他根本就不认识,显然不是洛河镇的人。
    果然、当三匹驽马来到张恕身前,其中为首一人当即从怀里拿出了令牌,抬手道:
    “南镇抚司凤阳百户所总旗官刘济,力士张恕、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咱家收拾收拾东西……”张恕小心翼翼试探,然而刘济却咧嘴一笑:
    “不用收拾了,百户所里有东西让你用。”
    一句话出,张恕只觉得两腿发软,没等他瘫软在地,两名锦衣卫翻身下马,用绳索将他束缚起来,牵着向着洛河镇走去。
    这样的一幕,不仅仅发生在洛河镇,而是在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湖广等地相继上演。
    不过当事情在上演的时候,北京城太庙门口,诸多身着常服的亲王、郡王也在鸿胪寺卿的安排下进入了太庙。
    “贺!”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推金山倒玉柱,诸藩纷纷跪下行礼,而太庙面前则是端坐着朱由校,诸藩坐在太庙之下。
    朱由校的面前,还站着户部尚书毕自严,而毕自严此刻却十分无奈。
    原本诸藩大会已经要召开,却不想皇帝突然提出要观摩。
    结果他的出现打乱了毕自严的安排,只能临时安排诸藩对皇帝行礼。
    不过朱由校的出现,倒是让不少弱藩松了一口气。
    谁都知道,这次诸藩大会就是分地大会,如果皇帝在,那么强藩也不敢恃强凌弱的太过分。
    因此、弱藩们的唱声礼是心甘情愿的,而相比较下,强藩就有些不愿意了。
    这其中,尤其是福王朱常洵,更是脸色难看的可以丢到南方充当昆仑奴了。
    “起——”
    “啪!”
    净鞭炸响,诸藩在鸿胪寺卿的唱礼声中缓缓起身。
    “入班!”
    伴随一声入班,诸藩纷纷入座,而毕自严也转身对朱由校作揖行礼,在朱由校颔首后才转身道:
    “此次太庙朝议,主要是对诸藩海外就藩地划分,以及对迁移百姓数量、请求调拨兵马数量做出调整。”
    “在朝议开始前,需要宣布一件事……”
    “经齐王殿下调整,海军十二卫不再调兵行列,调兵行列中,仅有西军都督府、南军都督府、东军都督府参与。”
    “每营拱卫营三千零三十一人,燕山五斤炮五十门,十斤炮五门,骑兵一哨,步铳手两哨,刀牌手一哨,炮手一哨。”
    “每营军饷一年二十万两银子,一哨四万两,战死一人需藩王发抚恤银二百两。”
    “二百两?!”听到毕自严的话,如朱由检预料的一样,许多郡王都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郡王毕竟是亲王的下属后代,所拥有的财产自然没有办法与亲王比拟。
    就拿眼下来说,最富有的秦楚周赵等强藩之下的郡王,富有者不过十余万两,贫苦者不过数千两。
    拱卫营一哨不足六百人,聘请一年的费用就是四万两,平均每个人接近七十两银子的支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