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二十六章 陕西民变

第三百二十六章 陕西民变(4/4)

眼睛。
    诚然、黄台吉开垦出六十万亩田地这件事让他有些许惊讶,不过要是说六十万亩田地就能满足眼下的建虏,这点朱由检是不相信的。
    辽东的粮食亩产已经降低了一成半,那么比辽东更北的上京城兴许降低了两成都不止。
    同等的作物下,六十万亩田地,在关内顶多能产出关内亩产的八成。
    去岁长城内的亩产一石,而北边的亦东河城亩产不过八斗。
    从沉阳到亦东河城不过四百余里,亩产就降低成了这副鬼样子,那么上京城的亩产说不定连七斗都不一定有。
    六十万亩田地,顶多也就产出四十几万石,算上其他地方,建虏的总产也就不到八十万石。
    兴京城汉人的惨状,朱由检是有所耳闻的,那么上京城就算黄台吉再怎么优待,上京城的汉人数量必然也多不到哪里去。
    建虏的人口应该是四十几万才对,四十几万人,亩产不到八十万石……
    对比了一下这个数据,朱由检轻嗤一声。
    一人两石不到,人能活下来吗?自然是能的,但活下来的人,也和饥民无异。
    更何况小冰河降温,粮食减产还没到达顶峰。
    建虏开垦田地的速度,可比不上粮食减产的速度。
    没有黑小麦,单纯的靠蜀黍和抗寒的水稻,等那几万作为耗材的汉人被耗尽,建虏也就只能用蒙古人和自己人来做耗材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活下来的汉人中,可是有不少人是建虏之中那些汉营兵的家人。
    这些汉营兵会活生生的看着黄台吉和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家人折磨死?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里升起了策反的想法,并且有一个很好的人选。
    “让郭桑岱的人接触一下刘爱塔,看看能不能策反刘爱塔。”
    朱由检开口,而陆文昭闻言一愣:
    “殿下、那刘爱塔可是老奴的女婿啊……”
    “女婿又如何?失了汉营兵的人心,他这个汉营额驸还当的下去?”
    朱由检太了解刘爱塔这种人了,对于他们来说,女人算什么?权力才是最终的追求。
    如果他失了汉营兵的人心,或者汉营兵直接造反,那他被牵连致死就是板上定钉的事情。
    这种局面下,刘爱塔只会和历史上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是……”陆文昭见朱由检这么说,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让人传递消息去了。
    至于朱由检则是拿起了桌上的奏疏,皱着眉看着一份份请求调拨钱粮的地方县衙奏疏。
    这些县衙的奏疏中,有不少是来自燕山学子的,而他们的请求,难道是真的钱粮不足?
    自然不是……
    在朝廷承担了兵马司、衙役、书吏的俸禄后,地方不需要承担这些人的支出,压力自然小了不少。
    县衙需要承担的,只剩下了基本的维护,以及衙门官员和衙役、书吏的饭食问题,马料问题。
    那么朝廷给地方截留的那一成钱粮难道不够吗?
    朱由检看过、截留最少的一个县,也有二百两的截留,而这二百两的截留,单纯用来吃饭和马料,早就足够地方上每个人的四菜一汤了。
    现在他们却上疏说截留的银两、粮秣不足够,那就不是蠢,而是坏了……
    尽管做足了准备,但燕山学子下放不过三年的时间,却已经酝酿出了不少腐化的人,这速度让朱由检有些猝不及防。
    他有想过燕山学子官员下放后会腐化,但没想到居然那么快。
    只能说、大明的官场已经腐化到任何人掉落进去,都难以抵抗的程度。
    他自然可以清理这些人,但不是现在……
    眼下这些燕山官员虽然贪,但最少还会做事,要处理他们,得先处理最腐败的老派官员才行。
    想到这里、朱由检刚准备腾出手来处理奏疏,却不想急促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过了数秒、陆文昭快走进入屋内,脸色铁青的半跪作揖道:
    “殿下,陕西洛川县爆发民变,县民刘四举旗造反,聚众攻人县衙,杀知县韩潮,劫掠府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