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五十章 悯农者厌农

第三百五十章 悯农者厌农(1/4)

    朝廷买地,以百官的名义分地……
    当朱由检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百官们一下子脸色铁青。
    和冯铨的想法一样,朱由检这完全是做了两手准备。
    百官们喜好名声,为搏清流的名头,往往可以顶着皇帝的怒气去劝谏,哪怕劝谏不成,挨了板子他们也觉得倍感殊荣。
    眼下朱由检提出朝廷花银子买官吏手中田地,然后以官员捐地的名义来给百姓分地,这看似朝廷吃了大亏,但实际上吃了大亏的是百官。
    谁都知道眼下是“天启治世”,天下安康,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地价飙升是一定的。
    别看眼下浙江的良田已经涨到了八十两一亩就觉得已经到头了,实际上这良田依旧有不少上涨的空间,包括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眼下朱由检要掏银子买地去分给百姓,这样的举动,让庙堂之内的许多官员都肉痛不已。
    眼下卖田,那一亩良田就得损失十几两,普通田地也得损失七八两。
    哪怕不是浙江之地,官吏们也得损失二三两到八九两,而他们手中的土地数量就不用多说了。
    三娘子案,陕西民变案,两件案子抄出的田亩数量让人瞠目结舌,而他们手中的田地还不到士绅豪强手中的十分之一。
    几百亩地卖出去,那几千两银子就没了,比杀了他们还让人难受。
    但他们也很清楚,今日的事情,不仅仅他们要掌握舆论,让下面的人传播,朱由检更是会大行其道。
    光一个御马监的皇店,只需要和往常一样,在店内张贴朝廷的布告和会议内容,就足够把今日参与朝议官员的遮羞布扯下来。
    眼下皇店在天下一千六百多州县都有分布,两千多万城市人口都依托皇店购买东西。
    论城池之中的舆论影响力,皇店比士绅豪强要强多了,士绅豪强让朱由检头疼的不是城市,而是乡野。
    大明的城市人口不过一两千万人,城镇化率最多15,并且这还是朱由检大兴工场,船场、官场的结果。
    用皇店掌握州县舆论,用分地来推动乡野舆论,在舆论的这一战中,朱由检不可能输给士绅豪强。
    因此庙堂之上的冯铨等人都心里打鼓了起来。
    应了朱由检的话,那一京四省官吏得损失几百万两银子。
    不应朱由检的话,那第二天他们清流的名声就毁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衡量了起来……
    望着他们,朱由检心里有些轻蔑。
    实际上这个局不难破,难破的是这群家伙当了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
    “百姓贫苦,皆因其懒惰,即便朝廷买了田,分了地,懒惰之人依旧会把田地闲置或出租来换取那一点点的蝇头小利……”
    崔呈秀忍不住开口,然而他这一开口,瞬间变让施凤来、冯铨等人脸色一黑。
    在明知朱由检会把朝议内容公布天下的局面下,崔呈秀这句话简直就是对官僚集团的绝杀。
    “百姓贫苦是因为其懒惰?”朱由检轻嗤,扫视一眼庙堂之上的众人,随后轻喝道:
    “这种鄙夷之语,是尔等身为父母官该说的话吗?!”
    “张口闭口便是百姓懒惰,那又何曾想过,百姓是自愿懒惰,还是被动懒惰?”
    “你们口中的懒惰之人,难道没有试图去寻找工作的机会吗?”
    “诸位,你们管着国朝政事,难道回家之时,就没有遇过前来府上祈求一份工作的灾民和难民吗?”
    “据孤所知,在坐的各位,府中奴仆多者上百,寡者十数,这么多人,诸位给过他们发达的机会吗?”
    朱由检扫视众人,看着他们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不由发问道:“穷者,谁不想达?”
    “尔等之中,家境苦寒之人不在少数,为何在家境贫寒的时候,不询问一句自己为何如此懒惰?自己的父母为何懒惰?”
    “是尔等不努力?还是如诸位大人眼下所说的一样,当时的尔等与父母都不上进?”
    朱由检看着这群人,心里早就失望透顶,干脆趁着这个时候好好骂骂这群食肉者鄙的家伙。
    “如尔等一样,当下百姓的贫苦,皆因士绅豪强不愿意,也不允许他们发达。”
    “士绅豪强不愿意把发达的机会赐与穷人,更不愿意与百姓分享锦衣玉食。”
    “我大明立国二百六十年,诚然百姓之中有愚笨之人,也有聪慧之人,但朝廷不应该鄙夷百姓,尔等更不能视穷为一种羞耻。”
    “若是朝廷视百姓贫苦为耻辱,那如尔等之人,还能考上功名,取得今日的地位和权力吗?”
    “为求发达,百姓兢兢业业,辛辛苦苦……”
    “农耕其田,工利其器,商务其业,学读其书,人人独善其身,可除了尔等这些少数的书生可以考取功名,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贫苦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