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火烧草津城

第三百五十八章 火烧草津城(1/5)

    “郑参将,这么打还不如撤回大军,用火炮狂轰一日。”
    草津城的鏖战持续了一个时辰,明军虽然在步步稳推,但自身的伤亡也开始逐渐变多。
    望着手里已经战死四百余人的数额,一名东军都督府的参将不满开口,而郑芝龙闻言也只能安抚道:
    “虽说我军已经伤亡四百,但倭寇伤亡是我军数倍,眼下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郑芝龙还想安抚一下对方,只是不等他说完,远处便传来了塘骑奔驰而来的声音。
    郑芝龙和其他几营参将闻声看去,那塘骑也带队策马而来,临阵前下马,一路小跑过来作揖:
    “参将,草津城北发现有来自丰乡町的倭寇援军,兵力在两营左右!”
    “应该是尹达政宗的援军。”一名参将当下开口,而郑芝龙闻言也道:
    “我说为什么松平忠明为什么坚守这么久,原来是在等援军。”
    “他们兵力应该不多了,不然尹达政宗这样人元老人物不可能只率七千兵马来援。”
    参与过复辽之战的一名老派参将开口提醒,并在说完后建议道:
    “一般兵力不足的话,眼下应该传消息给大坂城的颜经略,让经略指挥大军走海上奇袭名古屋,直奔江户城!”
    “这……”郑芝龙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他知道齐王殿下说过,在日本需要慢慢打、细细打。
    只是这种消息如果他不回传,或许会被有心人记下。
    因此思虑过后,郑芝龙还是转头对旁边的结拜兄弟郑芝凤说道:
    “给颜经略发去消息……”
    “是!”郑芝凤应下,随后前往安排塘骑传递消息。
    众人都清楚,郑芝龙不好下决定,因此他没有提出什么建议,只是单纯的传出消息,至于是否奇袭,这需要颜思齐做决定。
    只是在他们商量着决定的时候,草津城头的日军由于精锐尽丧而逐渐败退,很快便有人策马回传消息。
    “回禀参将,郑芝虎参将已经拿下南段城墙,倭寇退至城内与东西两段城墙!”
    “好!”听到塘骑的回禀,郑芝龙便转头看向其他人道:
    “刘参将,李参将,请二位领兵北上,截击尹达政宗的援军,其余兵马尽数压上,我军必须把松平忠明所部尽数吃下!”
    “我等领命!”两名参将作揖应下,而返回的郑芝凤也作揖应下。
    随着南城墙的丢失,日军开始撤退到西城墙和东城墙,以及城中巷内进行短暂休整。
    郑芝虎也没有盲目的追击,而是命人清理了城门的甬道,清理打扫战场,顺带收割首级,统计日军战损。
    一些伤重倒下,而不断哀嚎的日军被明军挥刀解脱,首级纷纷被收割。
    郑芝龙和郑芝凤带兵两营入驻南城墙,而一笔笔战损的汇报和斩首的汇报也不断地被各哨的守备派人传来。
    “我军战死四百二十二人,轻伤七百一十三人,重伤三百二十七人。”
    “倭寇首级收割四千五百六十七级……”
    两刻钟后的郑芝龙看着汇总,微微颔首道:“若是不算不影响战斗的七百多轻伤兄弟,我们和倭寇的战损接近一比六。”
    郑芝龙很满意,只是东军都督府的一名参将不满道:
    “一比六,这若是被殿下和孙都督知道,我们少不了要被训斥。”
    这名参将说的并不假,因为他们出征前,孙应元早就交代过,东军都督府的战绩不能比朝鲜之役要差。
    那朝鲜之役里,明军和日军的战损是多少?
    不同于《明史》的记载,亲眼目睹战斗的朝鲜官员,以及少量参战的日本大名对其评价都极高。
    在朝鲜人的记载中,整个第一次援朝,明军一共阵亡两千人不到,而同一时期,日军死亡的累计约五万六千人中,至少三分之一是与明军交战死亡,双方打成一比十的死伤。
    第二次援朝之力,明日两军更是展开一轮更激烈的较量,虽然这次明军有些高开低走,但整个阶段的死伤也并不算多。
    哪怕记载了明军伤亡极大的蔚山之战,也没有像明朝己方丁应泰等喷子所说的被日军砍杀上万。
    不管是在杨镐、麻贵战后联署所上《东师奏报》里,还是朝鲜官员记载的《宣庙中兴志》里,明军战死和病死的人数都没有超过一千六,伤者都没有超过三千人。
    反观日军就惨得多了,日本武士大河内秀元的《朝鲜记》中,光是外围战的“农所之战”,日军就被明军收割掉一万八千余人。
    整个蔚山大战,日军一共死亡超过两万人。
    不光如此,日军的《朝鲜役录》也提到岛山城残剩数千日军,因饿了十余天,在解围之后,疯了似的不管不顾胡吃海塞,结果“尽毙,惟清正等若干人物得生”。
    被后世人吹嘘为“虎加藤”的加藤清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