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九十七章 齐王选妃

第三百九十七章 齐王选妃(3/4)

    他们自然不敢像曾经的孙如游、朱国祚一样催促朱由检就藩,之所以盯着他大婚和选妃,所为的不过便是正妃位置。
    大明的藩王正妃,虽说一般都是从民间选拔,但也不是说绝对要求平头百姓,而是还掺杂着一些卫所背景和勋贵背景、低级官员背景的秀女。
    朱由检不反对选妃,也不在意选谁,但他不可能让一些盘根错节的贵族和士绅之女来做自己的正妃。
    朱由校也明白自家弟弟的难处,因此他脸上露出一抹歉意,安慰道:
    “这点我会转告太妃和宝珠的,弟弟宽心便是。”
    或许是为了活跃气氛,朱由校笑道:
    “多娶几个妃嫔,多些子嗣,好等他们成年后派往齐国,为弟弟你就藩做准备。”
    “成年?”朱由检绷不住了,无奈道:“等他们成年,臣弟恐怕已经年过四旬了。”
    “哈哈!倒也是……”朱由校没忍住笑了出来,随后拍了拍朱由检的后背,便继续向着前方散步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朱由检也是十分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后跟了上去。
    两人没有谈国事,而是聊着以前的一些趣事,比如在宫廷内练习马术,还有去燕山游猎等等。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等太阳西斜,二人散步来到了一条小河边,顺着河边走向南苑行宫。
    “我记得,弟弟小的时候说过,想做一个贤王,每日在王府读读书,绘画丹青……”
    朱由校突然提起了以前的事情,而朱由检听后也点了点头。
    “眼下弟弟还是这种想法吗?”
    朱由校转头看向了朱由检,只是这次朱由检没有当即回答,而是沉默了数秒后才说道:
    “若是可以,臣弟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习,去那乡野中,开一处官学,育那二三十名孩童,清晨授学,午后耕种……”
    “……”朱由校停下了脚步,朱由检见状也随之停下。
    过了片刻,朱由校才继续走动,而朱由检也跟了上去。
    “等……罢了……”朱由校欲言又止,而朱由检虽然疑惑看了他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二人就这样回了行宫,一言不发的吃了晚膳后,各自返回了卧房。
    只是在休息前,朱由校让人将齐王选妃的事情,命人传回了京城皇宫。
    他的本意是让刘太妃和张嫣准备,只是这消息到了宫里后,没过几个时辰便在京城各大府邸传开。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英国公府的张维贤,而得到消息的时候,他正在书房里挑灯夜读。
    在得知朱由检终于要选妃之后,他立马就放下了手里的朱笔。
    他左右渡步,而站在他桌前的张之极则是作揖道:
    “父亲,齐王恐怕不会选勋贵和文臣背景的女子做正妃。”
    “这我自然知道,但伱别忘了还有两个“贵妃”的位置!”张维贤站在了原地,紧皱着眉头回应。
    他口中所说的“贵妃”,并不是内廷的那种贵妃,而是只藩王侧妃中,出身显贵的妃嫔。
    一般来说,侧妃中是不存在“贵妃”的,因为一般的侧妃也就两位。
    不过、从内廷传来的消息,这次选妃要选五位,其中一位正妃,四位侧妃。
    如果是四位侧妃,那一般有两位是“贵妃”,这也就代表各大勋贵和大臣可以角逐了。
    “贵妃”不是哪个藩王都可以有的,因为正常来说,只有掌握权力和极其受宠的藩王有资格拥有“贵妃”。
    因为“贵妃”终究是为了好听而取得外号,但实际上她们的身份还是侧妃,而侧妃说难听一些也就是妾。
    各大勋贵还要脸面,自然不可能送自家明珠给藩王为妾。
    哪怕是明成祖朱棣,在其尚为燕王的时候,也没有哪个勋贵文臣送女儿给他充当侧妃,而朱棣也在意徐王妃的看法,因此一直没有怎么纳侧妃。
    只是勋贵的脸面只存在于明初和明朝中期,到了后期便开始立不住了,等朱由校即位,朱由检崭露头角,勋贵的脸面更是被其踩了几脚又几脚。
    眼下的勋贵还有什么?除了手上的田亩宅院,以及爵位那每年几千两的俸禄,还有几十个家丁外,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自从朱由检革新勋贵后,勋贵便彻底丧失了朝堂的话语权,成了给朱由校两兄弟祭祖的吉祥物。
    即便是英国公府,也只有年纪较轻的张世泽担任军职,并且也不过是东军都督府的一个参将罢了。
    五军都督府革新后,参将不过是正四品官职,而大明的参将有二百八十余位。
    就这,也是诸多勋贵里拔尖的存在,南北京师数十勋府,数万勋贵子弟,能当上参将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大部分不过担任守备、总旗罢了。
    由此便可见,眼下的勋贵到底落魄成了什么模样。
    以朱由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