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零三章 暗流涌动

第四百零三章 暗流涌动(3/4)

持,因为土兵一旦崛起,势必会在政治上给予当地的藩王潜在威胁。
    这种时候,诸藩背靠大明,利用大明的威慑力来威慑国内土人将领就很有必要了。
    况且对于土人,哪怕是海外三省的土人,朱由检的态度也一向是让他们去做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而不是参军和参政。
    除非大明把它们同化到了某种程度,不然让尚未拥有文化认同的庞大异族人口挤进政治和军事中,就很容易发展成民族冲突,进而出现割据势力。
    再说,大明眼下因为天灾,正需要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而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就足够养活一家人,海外士兵的军饷更是能一个人养活十几个人。
    给土兵低于明军的军饷,这会制造出民族,利益矛盾,朱由检没必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黄龙的增兵要求,他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推进他之前和朱由校谈过的政策就行。
    给诸藩募兵二十营,国朝再自己训练二十营,合计四十营兵力,十二余万兵马。
    后续明军撤回来后,完全可以在国内为诸藩训练士兵,士兵举家迁移。
    这不仅解决了迁移的问题,还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了藩国的安全问题。
    之后明军只需要保持一定人数的南次亚大陆驻军,就可以很好的掌控诸藩,支援诸藩。
    想到这里,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说道:
    “国朝训练的二十营兵马,还有诸藩的二十营兵马,目前进展如何了?”
    朱由检询问,而王承恩闻言便道:
    “募兵交给了上直都督府,目前是招募南直隶的灾民进行训练,二十个营已经募满,士卒也已经正常训练一个月了。”
    “至于诸藩的二十营兵马,按照殿下您的要求,兵额由北向南逐渐减少……”
    “秦、周、蜀、福、楚、赵、晋等北方七藩各自获得一营兵额,剩下的十三营兵额,则是分给了南方各大藩国和郡国。”
    “由于兵额是上月二十才定下,因此诸藩的士卒还没开始招募,不过这三个月来要迁移海外的百姓合计是十二万四千余人,十八到四十五的男丁只有四万多人,凑不齐二十营。”
    “况且,许多男丁也不愿意当兵,他们说要是要是让他们当兵,他们便不迁了……”
    王承恩将募兵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尤其是移民男丁参军的事情。
    朱由检听后倒不奇怪,因为近几年来迁移海外的人家,基本上是听了迁移分地的政策才选择迁移的。
    这一下子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当兵,那他们自然不愿意。
    “移民里,有多少人愿意参军?”
    朱由检向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听到后则是惭愧道:“还未迁移的移民男丁不足一万,至于小西洋那边,之前送来的消息是两万……”
    “倒也不少了……”朱由检闻言侧身看向了自己面前的大明坤舆总图,随后才道:
    “移民不愿意当兵就不当好了,小西洋那边能从十五万男丁里凑足两万也不错了,算上这批移民愿意当兵的一万男丁,那就有三万人,足够组建十营了。”
    “至于剩下的十营,暂时从广东饥民里选拔吧,这批人不用迁移,等后续迁移的百姓愿意参军的人变多,他们就随大军撤回大明。”
    朱由检不可能强制抓壮丁去当兵,这对于军队的士气打击很大。
    他要的是自愿当兵的人,因为他们心里有准备,更容易接受明军的制度,面对艰难战局的时候,能爆发更强大的勇气和战斗力。
    “奴婢领命……”
    王承恩作揖应下了朱由检的吩咐,而朱由检也继续扫视地图询问道:
    “陆文昭在西南怎么样了?”
    “回殿下……”李若琏组织了一下语言,继而说道:
    “指挥使带人巡查了四川、云南、交趾、贵州、广西、广东六省,南北镇抚司有近三千人被裁汰,追责,问罪……”
    “按照《大明律》和《锦衣卫操守》,他们及其家人,合计约四万余人会被流放南州……”
    “锦衣卫眼下还有多少人?”听到陆文昭的表现,朱由检虽然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但心里还是满意的。
    “南北镇抚司一共十一万四千三百余人,其中北镇抚司五万七千余人,其余皆为南镇抚司。”
    李若琏老实回应,而朱由检闻言皱眉:
    “回去问问崔应元,南镇抚司近七万人,这么多人,连一些贪官污吏都查不清楚吗?”
    “卑职领命!”李若琏咽了咽口水,汗流浃背。
    他又是时候很庆幸自己只用负责边事,毕竟相比较刺探文臣和士绅,以及各种盘根错节的国内情报,边塞武将和敌国情报没有那么弯弯绕绕。
    “你退下吧。”
    “卑职告退……”
    朱由检头也不回的下了逐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