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正两贵三平妃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正两贵三平妃(4/5)

  刘太妃的审美和历史上一样没有变化,依旧选择了周素洁,而张嫣也是和历史上一样,皱着眉说出了不好的地方:
    “周素洁的父亲,我差人打听了一下,似乎是一个卖田养贵女,摆摊算命,坑蒙拐骗之人。”
    “这样的人若是成为齐王殿下的岳丈,那恐怕他会利用殿下的威名去做一些不法的勾当。”
    “田秀英之父田弘遇在此前殿下裁撤卫所前为扬州把总,还欲为扬州士绅推荐田秀英,以田秀英为奇货。”
    “这样的人作为殿下的岳丈也是不合格的,况且周素洁和田秀英两个人性子不合,谁做了齐王妃,恐怕都容不得另一人。”
    “另外……”张嫣顿了顿,随后才有些担心道:
    “田秀英的姑父是援辽经略吴阿衡,如果选她,那齐王恐怕会不高兴……”
    朱由检早早交代过内廷,正妃不能太过富贵,而田秀英显然不符这条,因此张嫣从没有想过把她纳入正妃人选。
    “……”刘太妃听到张嫣的话略微沉默,而张嫣也继续:
    “倒是袁禧嫔,这一个月以来,居于其余五妃中间,与五妃都能交谈甚欢,加上从未有妒忌人的行为,而其父亲袁右也曾为河西营兵守备,品行良好,门风清廉。”
    “选她为正妃,要比选周素洁和田秀英要好一些……”
    “倒也是……”听完张嫣的话,便是刘太妃都不由点了点头。
    且不说袁禧嫔的父亲在河西当过营兵守备,知道民间疾苦和兵灾之下百姓苦难,单说其门风,便已经胜过了张嫣口中的周素洁和田秀英。
    “那沉香君呢?”刘太妃不禁询问,毕竟沉香君长得和前二女不分伯仲。
    “沉香君家室太过优握……”张嫣摇了摇头:
    “此女年纪太小,腰跨太窄,恐有难产之嫌……”
    张嫣这次倒是没有说错,沉香君历史上虽然是崇祯继位后选秀的第一名,但历史上确实因为年纪太小而导致难产去世。
    “既然这样,我看便可以暂定袁禧嫔为王妃,卫平阳和李韶禧为贵妃,田秀英和沉香君、周素洁便定为平妃吧。”
    刘太妃听了张嫣的话,心里也有了主意,不再想着让周素洁升位。
    二人简单敲定了这六女为六妃后,便开始头疼朱由检的婚事了。
    以朱元章所定礼法的《大明会典》记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
    这在明初绝对算是不错了,但眼下距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两百六十多年。
    要是张嫣和刘太妃真的按照这个礼法来进行朱由检的婚礼,恐怕朝野上下的口水都能把她们淹死。
    “不如按照潞王婚礼规制来定?”刘太妃毕竟是经历过万历皇帝和潞王这两兄弟时代的人。
    虽说万历当年是因为李太后才导致他对潞王过分宠溺,但实际上就算没有李太后,他本人对潞王也相当宠溺。
    当年为准备潞王婚礼,宫廷用了各色金近四千两,青红宝石近九千颗,白银十万两,珊瑚珍珠近两万五千颗。
    由于费用奢侈,户部看不下去,以礼法《大明会典》来提示万历皇帝:潞王婚礼的费用超标了。
    不过就算如此,万历皇帝也没有停下,而是足足挪用了九十万两边军军饷,才把潞王的婚礼办下来。
    当然,万历皇帝的此举并不可取,但也足以说明对潞王的恩宠了。
    “内帑眼下还有二百三十余万两,可以拿出一百三十万为齐王殿下办一场婚礼。”
    张嫣虽然很多时候总是担心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兄弟的关系,也担心朱由检对自己儿子朱慈燃的威胁,但大体上他对朱由检个人是十分欣赏,甚至有些崇拜的。
    朱由检的行为,不管放在古代还是近现代,都算得上是“圣人”,除了在饮食、和出行上有些夸张,其他都当得起“圣人”二字。
    在要求朱由校不挪用御马监银和国库银的同时,朱由检早就身先士卒的断绝了一切和御马监、国库的钱粮往来。
    以他骁骑上将军、五军大都督、齐王、右国柱、特进光禄大夫、上都督等各种职位、爵位加持,他每年的俸禄都是十数万两。
    在朱由检看来,如果只维持王府开支,那这笔银子的十分之一都绰绰有余,因此他自己从不挪用御马监和国库的钱粮。
    这种行为在晚明这种在京亲王、皇帝随意挪用国库的时代,简直让人不敢置信。
    虽说朱由校也在这么做,但大抵是朱由检监督的情况下,如果只有朱由校自己,那他恐怕还会大手大脚的营造宫殿。
    所以,张嫣许多时候还是比较感激自己这个五叔叔的,拿出一百三十万两银子来为这个五叔叔办婚礼并不过分。
    甚至刘太妃听了她的话也不觉得过分,而是微微颔首:
    “这银子走内帑,户部也说不了什么。”
    刘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