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婚筹备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婚筹备(3/5)

暴动,那地方就只能镇压了。
    “这……”毕自严觉得有些可惜,但紧接着还是作揖应下了。
    苦一苦劳工,总比苦一苦百姓要好……
    “那下官无事了……”
    和以前一样,把所有事情处理完后,毕自严就想要离开。
    不过他的事情是处理完了,但朱由检却有事情要询问他。
    “辽东和山西北迁的百姓有多少?耕牛发放如何?”
    “山西约十二万,辽东约九万……”毕自严不假思索的回应并解释道:
    “耕牛之事已经和曹提督聊过了。”
    “嗯……”朱由检很久没有听到曹化淳的名字了,自从出了四川那档子事后。
    时间过去了一年,现在想想,朱由检也觉得自己太过苛责曹化淳了。
    曹化淳一个人管理皇店、军屯田这两大摊子事情,尤其是皇店事情最为繁杂。
    皇店至今还是贡献赋税最多的衙门,而曹化淳执掌的这几年里,皇店一直没有太大的贪污桉件,这说明在曹化淳管理下的皇店很不错。
    】
    只能说,在管理皇店的同时,曹化淳确实没有余力去兼顾军屯田,所以给了四川御马监官员贪污的机会。
    “得加快速度把军屯田和民屯田合并,然后取消所有杂项,把田赋简单化来降低百姓压力……”
    朱由检想了想,但脸上没有什么露出什么表情,而是对毕自严说道:
    “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官学要配合户部的户口本来实施。”
    “趁着这个机会,把三省人口好好出清楚,田地也是一样。”
    朱由检有自信自己已经把这三省的田亩查了个大概,但防范于未然总归是好事。
    “下官领命,请殿下放心……”
    毕自严恭恭敬敬的躬身回礼,而朱由检也借机询问:
    “你来时,京门铁路的修建如何了?”
    “铁轨还有九里便铺设完毕,比预期快了几天,估计能在九月初七前铺设完毕,随后便是试车和通车了。”毕自严回应。
    “你看过已经试行的火车了对吧?如何?”朱由检坐在位置上好奇询问。
    他想知道明代人对于火车的看法和清末官员的不同。
    “火车此物巧夺天工,下官看了许久都久久不能平静。”
    “直至见到它,下官才知道,殿下为何要执意修建铁路。”
    毕自严发自内心的作揖,以回礼来表示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得益于西学东渐和晚明开放的风气,作为士大夫阶级的毕自严对火车只有感叹,并没有晚清那种官员都惊呼火车为怪物的骚操作。
    或许有火车是大明自己建造的,而晚清火车是外国人建造的原因,但总的来说,汉家朝廷的士大夫阶级,总体来说还是开放的。
    对于毕自严的感叹,朱由检表示很欣慰。
    “火车利国利民,不仅利于朝廷控制边疆和偏远省份,也利于商业贸易。”
    “等日后户口本和身份证普及,朝廷也就可以开放路引,让百姓自由出入各省了。”
    朱由检的话让毕自严连连点头,对此,朱由检不免又说了一些火车的好处,直到两刻钟后,他才放毕自严离去。
    倒是毕自严在走出朱由检住所后,他看了一眼用水泥浇灌而成的工业区水泥墙。
    钢筋水泥构成的水泥墙高四丈,周长二十里,圈住了上万亩土地。
    那轰鸣的声音代表了它的不简单,而据毕自严所知,上一个守备如此森严的地方,是五里外的军备院。
    也就是说,这城内的东西,和军备院里的东西一个级别,而这样的城池,目前在建的还有五个……
    想到这里,毕自严转身离去。
    他乘坐上那使用了天然橡胶的四轮马车,在兵马司一队士卒的拱卫下,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
    这道路采用了府道的标准,因此马车走的很稳,没有太大的摇晃感。
    车队行了两刻钟左右,随后便听到了热火朝天的干活声。
    毕自严看向马车窗外,能很清晰的看清楚工地上干活民夫的面孔。
    他们在火车轨道上,挥舞铁锤,挥洒汗水,只为挣取那三十文一日的工钱。
    三十文很多,它能买十斤米,又或者一斤羊肉,两只鸡鸭。
    三十文也很少,它只能在京城路边普通店铺吃一碗饭菜,只能在冰饮店铺前买三杯酸梅汤,只能买二两贡米。
    毕自严看着他们的时候不免在想,如自己这种,每年俸禄二千两银子的数量,或许是自己眼前这上百民夫联手不眠不休两年才能赚到的银子。
    二千两银子……
    多么庞大的一笔俸禄,可即便如此,还是有的人不满。
    如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一日工钱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