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检在帝心

第四百二十九章 检在帝心(1/5)

    “三百万两?”
    “是三百万两……”
    九月初二的门头沟田间,当亲自操作拖拉机的朱由检得知自己大婚的事情被定在十月下旬后,他并没有太大惊喜的感觉。
    只是当他听到自己三百万两婚礼的内容时有些微微皱眉。
    穿着粗布麻衣,简单束发的他向骑马前来汇报的王承恩走去,接过他手中的大婚奏疏。
    “正妃袁禧嫔,贵妃……平妃……”
    朱由检一目十行,心里虽然早就知道了大概,但当他看到袁禧嫔当上正妃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免有些遗憾。
    当他看到周素洁和田秀英是平妃的时候,更是不免叹了一口气……
    对于田秀英他并没有太多想法,但是对于周素洁,他心里是有些愧疚的。
    不知道是崇祯的记忆在作祟,还是对历史上的周素洁钦佩,总的来说他是有一些愧疚的。
    只是眼下的安排已经不错了,田秀英和周素洁做了平妃,她们二人的父亲也就不会像历史上那么猖狂了。
    至于袁禧嫔,历史上先是受命自缢,结果自缢未死,又被崇祯噼砍一剑,又未死。
    在朱由检看来,虽然不如周素洁那般,但也算不错了。
    历史上她就常常调解周素洁和田秀英的矛盾,眼下作为正妃调解,恐怕效果会更好。
    至于她父亲袁右,在历史上都没搞出什么事情,眼下恐怕也很难。
    如果真的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朱由检处理起来也不会觉得愧疚。
    倒是周素洁和田秀英的父亲,既然是平妃,一般二人是得不到什么官职的,除非朱由检有意安插。
    平妃身份不如贵妃和正妃,两人不可能打着这个身份去招摇撞骗。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朱由检还是准备把这两人给派得远远的。
    原本他还想着,若是周、田二人成了正妃,那他还得让卢剑星弄些圈套来把周奎和田弘遇流放。
    现在倒是免了这一遭,给他们两个闲散官职,派远些就足够。
    想到这里,朱由检脑海中便出现了旧港六府里最贫瘠的东山府(巴布新几内亚)。
    “这六人的父母可还在?”
    朱由检合上了大婚的奏疏,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皆在,按照规矩,得给正妃家中送千金万银,百枚珍珠宝石。”
    “其余五妃,只需送千两黄金即可。”
    王承恩回答的同时说了一下规矩,而朱由检微微颌首,接着抖了抖手上的礼单:
    “三百万两白银太多,你回去转告哥哥,国朝百姓困苦,若是哥哥有意为我积福,便把这银子分十年,分批投入惠民药局吧。”
    “至于大婚,齐王府内还有银子,我们自己出就行。”
    “这……”王承恩不忍打击,只能委婉道:
    “殿下,府内的府库只有三十二万六千余两可……”
    “那就办三十万两即可!”朱由检并不在意自己的大婚,说白了许多男人都不在意自己的大婚。
    更何况,三十万两银子已经不便宜了。
    若是把这银子换做黄金,放到后世那也价值好几亿了。
    花几亿办个婚礼,这足够奢侈了。
    “万岁那边怕是会不高兴。”王承恩有些牙疼。
    “过几日我再去安抚便是。”朱由检笑了笑,随后对王承恩询问道:
    “化淳这几日在作甚?”
    “在清点北直隶军屯田的油厂。”王承恩不假思索的回答。
    “今岁产有几何?”朱由检很关心这点,因为油水多了之后,百姓吃的主食会少很多。
    “花生推广了四年,眼下种植面积已有五百六十余万亩,出油两亿六千万斤。”
    王承恩先是回答,随后才道:
    “化淳托奴婢问问殿下,今岁皇店有油近四亿斤,因此油价是否需要降一降?花生田是否暂停扩充?”
    “要降低,但也要继续!”朱由检摇了摇头:
    “各地油价降一成,油厂和田地不要停止扩建,等年产二十亿斤再停。”
    花生油的产量属于是意外之喜,毕竟去年花生油产量不足今年一半。
    现在看来,花生油总产量涨了一倍还多,百姓也就能吃上更便宜的油。
    虽然只是降价一成,但这一成就是两三文。
    这省下的油钱能多买一斤米,这也算朝廷今年为数不多的让利了。
    明年再减多些杂项,百姓总归能忍过一年的。
    只要忍过了明年,大明的局势就会明朗很多,朱由检肩上的担子也会轻不少。
    接下来只要稳扎稳打,苦练内功,大明成为日不落只是时间问题。
    熬过了大旱,朱由检也就能放心离开大明,前往齐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