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检在帝心

第四百二十九章 检在帝心(4/5)

热门推荐:
缅战争即将爆发,功绩即将到手……
    结果这个节骨眼上,齐王却要亲征建虏,发动天启年间第三次北伐。
    木懿并不担心钱粮问题,他担心的是,平缅战争在第三次北伐面前显得暗澹无光,导致他们的功绩不显眼。
    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杞人忧天,而是朱由检多次亲征后的结果。
    朱由检发动的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分别盖过了平南洋,平交趾两场大仗。
    眼下平缅战争和第三次北伐有可能撞车,那他们大概率会成为背景板。
    木懿的担心写在脸上,洪承畴瞥了一眼,稳住钓鱼台般的说道:
    “用兵就用兵,盖过便盖过……”
    “再怎么盖,尔等的功劳依旧写在功劳簿上,封伯封爵,都在殿下的朱笔上。”
    洪承畴没说的太明白,说白了他宁愿他每一场大仗都被朱由检亲征盖过。
    须知出头鸟不好当,鸟出头被打,人出头被杀。
    朱由检自己已经功高盖主了,他不愿意让别人也功高盖主。
    这不是他自私,而是他为了保护手下人的一种办法。
    他有自信皇帝不会猜忌他,但洪承畴却没有。
    朱由检这次亲征,按照时间来算,应该是为了盖过黄龙的功绩,以此让朝中大臣把目光从黄龙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
    戚元辅对黄龙的提醒已经很实在了,眼下的黄龙已经功高盖主,而朝中大臣和皇帝也都已经对他有所不满。
    偏偏黄龙还不以为意,只觉得自己不为他们,而为齐王。
    也庆幸,在知进退这点,朱由检往往不用属下自己想办法,而是主动为手下人想办法。
    别的不说,单单说秦、戚两家。
    守辽东,破建虏,经营西南和南方沿海。
    这功劳和势力,皇帝难道不忌惮?
    只是不等戚金和秦邦屏后退,朱由检就扶持了洪承畴去打交趾。
    平交趾成功后,秦戚两家没有那么显眼了,因为洪承畴能压制他们,朝廷便放下了心。
    黄龙灭旧港十余国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已经功高盖主了,但朱由检用第一次北伐的复套之役又保护了他。
    洪承畴如果没有想错,那这次朱由检亲征北伐,除了真的想灭建虏外,也有保护他们西南诸将和海军诸将的想法。
    “这一仗打完,我应该就能登阁了,至于黄龙也会有去处……”
    洪承畴心里有些感叹,毕竟朱由检这种愿意担责的上级实在太少了。
    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他会保护依附他,对朝廷有贡献的所有人。
    即便是洪承畴这种利己之人,想通一切后,也不由有一种想支持朱由检做皇帝的想法。
    尽管他知道如果朱由检想做,不用自己支持,他也能轻松坐上那个位置,但他心里还是会想。
    朱由检几乎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甚至用戚金三人的致仕奏疏来让朱由校和朝臣意识到了老将的重要性。
    接下来,哪怕洪承畴调走,朝廷也不会再忌惮秦,戚两家,因为除了这两家,其他人就都是齐王府的人。
    在齐王府势大的情况下,扶持老将来保持平衡才是他们要做的。
    “经略,您说殿下会复起孙传庭参与北伐吗?”
    木懿看不清朱由检的操作,心里有些担心孙传庭复起和洪承畴争阁位。
    “不会……”
    洪承畴听到孙传庭的名字,瞬间便斩钉截铁的回应:
    “眼下局势复杂,取得功绩不是什么好事。”
    “孙传庭先前在四川的事情还没彻底平息,殿下不会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次出现在朝臣面前。”
    洪承畴一点不担心孙传庭和他争位。
    除非齐王想杀孙传庭,不然不会选择这一战来让孙传庭复起。
    孙传庭的战场在漠北,在乌斯藏,在西域,而不在东北。
    洪承畴看得明白,心里也知道,只要自己打完缅甸,并且把当地治理好,那登阁便在朝夕之间。
    不过为了把这个时间缩短,他还得筹备另一件事。
    “铁路的路基开始修建了吗?”
    洪承畴语出惊人,侧目看向木懿,而木懿则是作揖道:
    “已经开始修建,按照府道继续扩宽四丈的标准,动工二百万,从昆明直抵缅甸的仰光港,预计二千八百里,估计工期需要五年。”
    说到这里,木懿不解道:
    “经略,恕卑职愚钝,哪怕只修建路基,这条路也得花一百八十万两银子。”
    “朝廷没有下旨,为何我们要修这一条路?”
    “这事情你不用管,尽管监督修建便是。”
    木懿不解,甚至可以说经略府很多人也不解,但洪承畴却执意修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