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三十四章 齐王冠礼

第四百三十四章 齐王冠礼(3/4)

卫一万六千八百人,分为两排,间隔一丈,站于宫墙之上的女墙背后,持长矛短刀,身着山文甲,金光闪闪,如天兵下凡。
    杨如是和两名玉女有些紧张,朱由检见状则是安抚他们:
    “皇城三卫都是应元帮忙训练的,其中将领也大多是曾经腾骧四卫的士卒,不必紧张。”
    “嗯……”杨如是没有回头的应了一声。
    只是听到朱由检这话,经常看史书的杨如是才发现,对于自家殿下来说,这看上去守卫森严的皇城,实际上也和筛子一般,随处可入。
    恐怕真正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只有那几千净军,甚至连大汉将军都不一定指挥得动。
    杨如是没有来得及细想,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外五龙桥前,而前面就是高大的承天门。
    “啪——”
    净鞭声再次响起,连续五十下,随后承天门大开。
    四人继续走了进去,不过到了这里之后,他们首要做的,是右转去太庙行冠礼。
    四人一马穿过右门,走进了太庙的林道。
    两侧树木因为入冬而枝叶稀疏,地上的积雪也堆了薄薄的一层。
    缓步而行的四人,很快越过林道,来到了太庙门口。
    入太庙前的道路上,有石狮石龙和石质凋塑的文臣武将,好似拱卫太庙一般。
    朱由检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而杨如是见到这一幕,也转身对朱由检行礼:
    “殿下,冠礼得您自己走进去了,陛下已经在等着为你及冠了。”
    “好。”
    杨如是轻声细语的交代,朱由检应了一声便翻身下马,从一名玉女手中接过一枚玉圭,随后向着太庙走去。
    这种具有仪式,并且还是为自己个人而举行的仪式礼制,朱由检有些享受其中。
    他走进太庙门口,映入眼帘的除了宽阔的广场,便是站在道路两旁的一千多名大汉将军。
    抬头往上,站在太庙门口的是身着冕服的朱由校,他站在黄色华盖伞下,冕旒挡住了他的容貌,让人看不清。
    在他的旁边,顾秉谦和袁可立分别站在两边,两人身着朝服,端着金冠和玉印。
    他们三人站在太庙第二层平台,而第一层平台是准备着“采衣”的王安、魏忠贤。
    大体看了一下情况,朱由检便一步步的走向五人。
    在他行走的同时,石道两边的大汉将军对他行着注目礼,一直盯着他的身影。
    直到朱由检走到太庙台阶下,他们都没有挪开视线,而是在朱由检上了一层台阶,来到第一层平台,他们才收回了目光。
    “臣弟朱由检,参拜陛下,恭请圣安……”
    “朕安!”
    朱由检按照礼制行了跪拜礼,这一幕倒是看得顾秉谦和袁可立心里啧啧称奇。
    他们如果没记错,自朱由检扶持皇帝即位以来,似乎就只跪过两次。
    一次是先帝葬礼,一次是祭告太庙。
    如今他们见到了第三次,怕是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唏嘘。
    一个是“名皇帝”,一个是“立皇帝”。
    一个只有名,一个只有权,两者走了十一年,居然还没有闹翻,这也算得上大明般的“二王共和”了。
    想到这里,袁可立和顾秉谦不自觉地隐晦看了一眼朱由校的背影,心里感叹“好运气”。
    在他们感叹之余,王安和魏忠贤上前为朱由检更衣。
    他们将朱由检的衮龙服换下,然后换上了未行冠礼之前的采衣。
    这种衣服以缁布为衣,而饰以锦边,锦一般用朱红色。
    换好了衣服后,他们将朱由检的鞋子脱下,换上了采履。
    “皇五弟由检上前,初加……”
    朱由校看着朱由检穿上采衣采履,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说不出的感慨。
    朱由检走上三步台阶,王安和魏忠贤为其“初加”幅巾、深衣、大带、纳履。
    “再加……”
    朱由校再次开口,朱由检再上三步台阶,而王安和王承恩为其“再加”帽子、襕衫、革带、系鞋。
    “三加……”
    朱由校继续,王安和魏忠贤也继续为朱由检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
    这时,朱由检距离第二层平台和朱由校三人,便只有一步台阶的距离了。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两兄弟身材不同,实际上朱由检是和朱由校平视的。
    “揖礼……”
    朱由校距离朱由检一步之遥,看着一步步走流程的朱由检,他清唱一声。
    朱由检闻声,当即正规揖礼,以左手压右手,并将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
    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再放下。
    这是正规的揖礼,而在这之后,朱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