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虏来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虏来犯(3/5)

尔衮应下,此时的他只有十八岁,而他旁边还跟着一个年纪更小的小将。
    那是他的弟弟多铎,今年只有十六岁。
    得了黄台吉的令,多尔衮和多铎转身离去,开始命后军的汉人工匠打造攻城器械。
    在他们走后,坐在黄台吉旁边的济尔哈朗则是询问道:
    “阿哥,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的火药不会太多?”
    “很简单……”黄台吉脱下头盔,露出那难看的金钱鼠尾辫,顶着肥胖的身体说道:
    “我大金在前,朱由检即便再怎么依仗这群野人,也不可能给足他们粮食和火药。”
    “这么多城池,这座城又能分到多少火药?”
    黄台吉反问济尔哈朗,而济尔哈朗也皱眉道:“可这毕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城。”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城,它的火药也应该是最多的,火炮也应该是最多的。”黄台吉说着,不由眯了眯眼睛:
    “这座城,是除了奴儿干城外最难啃的一座城,但只要啃下了,其它城就不成问题了。”
    “我要的不是粮食和城池,我只要火炮!”
    黄台吉的话暴露了他的野心,火炮,这可以说是金国的痛。
    由于努尔哈赤个人的喜好,导致万历四十六年攻陷抚顺后,虽然得到了大量的工匠,但努尔哈赤没有用它们来锻造火炮,甚至抚顺的火炮也被铸造成了兵器。
    等努尔哈赤在沉阳城下被秦邦屏的白杆兵打的头破血流时,他才想起了火炮的好处,但由于朱由检的改进,明军的火炮达到了西方加农炮的威力。
    这种时候,抚顺那种普通工匠铸造的劣质铁炮,并不能为他在战场上搬回什么局面。
    等复辽之战结束,金国败退关外,紧接着努尔哈赤病倒,政权动乱,黄台吉压制代善、莽古尔泰的时候,他们的火炮技术和明军的差距就更大了。
    黄台吉执政的这几年,努尔哈赤病愈,但权力实际上已经被黄台吉所掌握。
    尽管黄台吉鼓励工匠锻造火炮,但奈何他们的火药质量和火炮质量都没有太大的提升。
    例如眼下,黄台吉干脆舍弃己方能远距离攻城的劣等火炮来奇袭哈儿古城,使用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消耗加短兵相接。
    他要的不是哈儿古城的粮食,也不是为了杀人,他要的是那几十门燕山五斤炮!
    “停!”
    “哔哔——”
    哈儿古城头,当女真兵将领发现不对,他立马吹响了木哨,而此时他们的火炮已经反复炮击了两个时辰。
    这期间他们是摧毁了不少蒙古兵的盾车,但并没有杀伤多少人。
    “城中还有多少火药?”参将转身询问旁边的守备,而守备看了看城下存放火药的木桶,当即回禀:“不足三万斤!”
    火药在十九世纪以前都是稀罕物,而像明军和北山女真军这样肆无忌惮,使用几十门、上百门火炮狂轰滥炸几个时辰的,更是少之又少的“土豪”。
    细数当下,如果大明和莫卧儿都选择断了硝石贸易,那全球只有大明和莫卧儿可以摆出上千门火炮,并且连续不断的狂轰几十天。
    欧洲人不是不想这么玩,而是他们的硝石和火炮产量不允许。
    火炮产量又取决于火药能不能跟上,因此火药属于重中之重。
    可眼下,听到己方只有三万斤火炮后,北山女真军的参将当即就露出了难色。
    五十门火炮,三万斤火药,这顶多只够不间断的打两个半时辰。
    “省着点用,除非他们抵达城墙外五十步,不然不得点火!”
    “是!”
    参将匆匆下令,而守备也连忙应下,传令各哨。
    他们的火炮停了下来,而山顶的黄台吉也用千里眼看到了这一幕,他头也不回的对济尔哈朗道:
    “应该是火药不足了想着节省打,不过这不是问题。”
    “传令盾车上,如果他们不开炮,我们就攻城。”
    “遵命!”济尔哈朗应下,并让人传令给了前军的阿济格。
    阿济格得到指令的时候,他当即就皱了皱眉,因为推盾车需要镶红旗的人来做,而蒙古游骑干不了这种事情。
    “推!”
    想到了大金眼下的困局,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接令。
    或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面对的局面不同,朱由检给予他们的压力太大,因此眼下的金国贵族内部,比起历史上要团结许多,少了许多争斗。
    面对必须攻克的哈儿古城,阿济格指挥镶红旗的甲兵推盾车前进,蒙古游骑跟随其后。
    同样的,组装好了攻城器械的多尔衮见状,也和十六岁的多铎一起带领三千两白旗的甲兵压阵,一旦前方取得优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带着攻城器械攻城。
    乌压压近万人掠阵,这给了只训练、没打过千人大仗的北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