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内讧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内讧(3/4)

他虽然不是第一次作战,但却是第一次指挥大规模的骑兵作战。
    此前他不过是在朱由检手下,指挥骁骑卫的卫指挥使罢了,眼下指挥的人数翻了四倍,即便是他,也不免对自己的能力有些怀疑。
    也在他担忧的同时,建虏的哨骑也发现了一具躺在雪地里的尸体。
    尸体已经冻僵,怀里的伤口已经结冰,而他用自己的血在一块树皮上写下了情报。
    不出意外,这具尸体就是被李弼等人拔枪击中的那个金军哨骑。
    只可惜北山太过寒冷,他撑不到折回本部,就死在了路途中。
    他的战马已经消失,估计找地方避寒去了。
    带着他所写的树皮,其余金军哨骑迅速将消息带回了金军本部的营垒,而此刻的他们已经抵达了土鲁亭山南麓。
    黄台吉拿到这张树皮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从朵儿必河冲过去。
    一条,走土鲁亭山南麓,穿过北山,抵达东西伯利亚。
    两个选择,黄台吉想都没想就下令走朵儿必河,因为他不清楚北山以北的地方,有没有北山女真的山城石堡。
    万一有的话,那么明军骑兵还是可以追上他们。
    况且,土鲁亭山的山道太过狭隘,他们这三十几万人如果走这条道路,那恐怕要把队伍拉长到六七十里。
    到时候万一队伍被袭,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了。
    走朵儿必河,虽说平原要和明军交手,并且前方的明军有可能布置了石堡来阻碍他们,但他们只需要埋头突围,哪怕死伤过半,能突围成功也是值得的。
    摆在他面前的这两条路都不好走,但他只能从不好走的两条路里,选出一条稍微好走的。
    他不相信明军在得知自己北狩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立诸多石堡。
    他也不相信,就凭这些石堡就能挡住他麾下的六七万大军。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朵儿必河解冻前,率领大军渡过朵儿必河,不然朵儿必河一旦解冻,那他们这三十几万人都要死在朵儿必河以南。
    想到这里,黄台吉抬头,与帐内消瘦了许多的金军将领对视:
    “我决意从朵儿必河突围!”
    “我反对!”
    黄台吉的话刚说完,就有人站出来唱了反调,而这个人则是一直心存不满的莽古尔泰。
    他一站出来,两蓝旗的固山额真和甲喇额真纷纷表示反对。
    “现在我们不应该走朵儿必河,也不能走土鲁亭山。”
    莽古尔泰扫视着帐内的诸将,随后大声道:
    “明军既然在北山之地也有兵,上京之地也有兵,那就说明泰宁府的兵马已经被调离差不多了。”
    “现在我们不应该北上,也不应该向西北进发,而是应该渡过黑水河,朝着西边突围!”
    “没错!”
    “是这样的!”
    “北上和西北都是错误的路线!”
    “我们支持莽古尔泰贝勒!”
    “走西边突围!”
    临到突围的关键时刻,莽古尔泰的执意向西突围,让所有人都不免有些心动。
    哪怕是黄台吉,实际上此刻也十分心动,但前提是泰宁府真的没有兵马。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汉人将领之中的范文程,而范文程见状,当即起身说道:
    “想向西突围,那就得翻越哈剌温山脉,但哈剌温山脉只有一条路可以供我们这么多人走,就是当初朱由检清理出来的哈剌温山道。”
    “那里的地形,大汗您应该见过,只需要在山口布置一个石堡,便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便我军有兵马六七万,短时间却也拿不下那里。”
    “先不提泰宁府有没有兵马,即便没有,但上京和阿喇山的明军骑兵,都将会奔袭对我军完成包抄。”
    “这些天,我们行军的速度顶多只有七十里,而明军的行军速度,尤其是骑兵奔袭的速度,以当初朱由检奔袭河套和科尔沁来看,一日最少能奔袭一百五十里。”
    “也就是说,我们十天的路程,他们只需要五天不到就能走完。”
    “上直的骑兵总数,奴才虽然没有具体的情报,但大致不会低于三万骑兵。”
    “如果我们被三万骑兵缠住了,那么哈剌温山西面的开平府兵马就能及时增援哈剌温山道。”
    “没有寒冬,没有掩体,在春暖花开的科尔沁草原上,我们能和明军僵持多久?”
    范文程的一句句话,实际上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带着老弱妇孺的金军是走不快的。
    他在给人挖坑,而这个人也很快跳了进去。
    “既然这样,那就抛弃老弱妇孺,大军轻装奇袭,只要男丁在,大金就在!”
    果然,头脑简单的莽古尔泰顺着范文程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