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复起孙传庭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复起孙传庭(3/4)

    这细微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被不断放大,刘若愚心头压抑,而朱由校则是伸出手烤了烤火。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面对自己的那一面,因为与火光相悖而黑暗,而面对火光的那一面则是被照得十分明亮,可以看得到毛孔。
    双手在他的念头之间不断在手背和手心之间变换,过了许久他才收回了自己的手。
    “新政的事情如何了?地方上的士绅有反应吗?”
    朱由校收回了手询问,刘若愚微微颌首:“有一些,但也仅仅是散播一些流言蜚语罢了。”
    “呵呵……”朱由校笑了笑,不用多想他都知道那所谓的“流言蜚语”是什么。
    “面对齐王,他们也只敢如此了,对吧?”
    “是……”刘若愚低着头应了一声,两人便不再说话。
    刘若愚继续跪着,而朱由校则是看着飘零的火焰愣神,暖阁内再度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你说,若是朕此刻颁布新政,他们也会如对齐王一样,对朕吗……”
    朱由校忽的来了这么一句,刘若愚瞳孔缩了缩,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双手放在额头,稽首匍匐在地:“陛下是天子,天子言出法随,士绅们自然不敢造次。”
    刘若愚的话说出,但朱由校没有回应,而是略微皱了皱眉头,再度拿起旁边的木棍,摆弄了一下火盆内的碳火。
    显然,刘若愚的回答并不足以让他满意。
    “继续盯着吧……”
    “奴婢告退……”
    过了许久,朱由校放下了木棍,刘若愚也起身退出了暖阁。
    在他退出后,暖阁之中便只剩下了盯着碳火的朱由校一人。
    同样,也在这一幕发生的数天之后,齐王府有喜的消息也向着京城四周传去。
    京外重臣里,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身处辽东沈阳城的黄龙。
    虽然黄龙被朱由检要求前往齐国,但朱由检也没有规定让他什么时候去。
    对于腊月出发的船队,黄龙也只是指派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带着一营兵马和上千工匠,一千多台蒸汽机和拖拉机前往齐国。
    至于他,此刻的他在沈阳城外的一处别墅中与家人消遣。
    当消息传来时,黄龙放下了自己的长子黄邵,并让自家妻子带着他们回了后院。
    “确定了?”
    穿着一身曳撒的黄龙此刻有些威严,而面对他的李旦也作揖再次行礼:
    “消息没有问题,殿下也没有让人可以阻拦,大概是知道拦不住,因此多半是真的。”
    “这次害喜的时王妃和周平妃,按照害喜的程度来看,最少也有两个月身孕了。”
    “也就是说,最迟会在天启十二年八月和九月左右,两位娘娘就会临盆。”
    “嗯……”李旦说完,黄龙抚了抚自己的短须,显然在琢磨什么。
    李旦瞧着他的这副模样,不免提醒道:“侯爷,眼下时局复杂,新政实施在即,恐怕许多人都不安分,我们还是不要掺这趟浑水了。”
    “嗯……”黄龙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李旦见状心里叹了一口气,但很快黄龙又问道:“蜚儿如何了?”
    “南边发来消息,说是洪经略与小黄都督约好了正旦节海陆夹击他隆王。”
    “以这次步枪在北山血战中的表现来看,他隆王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关键的在于,这一战后不久,内阁恐怕就要开始换人了。”
    李旦毕竟是商人,加上涉及了政治后,以他的嗅觉,为黄龙分析时局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把大明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概讲了一下。
    对于内阁的变动,黄龙也十分在意,因此不免询问:“依你看,这次谁会退阁,谁又会登阁?”
    “施凤来会退阁,而顾秉谦和袁可立之间,大概会有一人退阁,下官估计是袁可立。”李旦不假思索的回答,并说出了可能会登阁的人:
    “至于登阁的人,大概率会是李邦华,其次便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中的一人。”
    “江夏侯(熊廷弼)和凤翔伯(袁应泰)不能登阁?”黄龙皱了皱眉,他不太喜欢纯粹的文臣。
    “江夏侯脾气暴躁,加上已经六十有三,估计等殿下平定漠北后,江夏侯就会致仕。”
    “至于凤翔伯,恐怕殿下不会在扶持李邦华后,再扶持一个东林官员,即便凤翔伯与齐王府关系甚密。”
    李旦为黄龙解释着,并且他还预判了起来:
    “下官以为,以文勋身份登阁的人,恐怕会是洪经略和孙传庭。”
    李旦的话让黄龙微微颌首,并且他也对这两人评价了起来。
    “洪承畴确实不错,孙传庭没有相处过,但满桂和孙应元都对孙传庭称道,想来应该有过人之处。”
    “洪承畴如果没有获得秦、戚两家的支持,恐怕争不过孙传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