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二十八章 你想当武则天?

第二十八章 你想当武则天?(1/2)

    小朝会一般是上午。
    但当下情况特殊,天子卧床不醒,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子殿下已经九岁,找几个辅国大臣配合着监国理政,完全没问题。
    所以下午召集中枢重臣开个小朝会确凿此事,明日再开大朝会宣布。
    合乎流程。
    大明中枢重臣,齐聚乾清殿东暖阁前。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北镇抚司镇抚使朱骧,这两人早就一左一右立在东暖阁门口。
    工部尚书江渊,刑部尚书俞士悦,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张凤景,吏部尚书王直、王翱尽数到齐。
    六部七尚书。
    吏部尚书王直已七十八岁高龄,所以朝廷让王翱任吏部尚书辅佐他。
    不过另一位大佬就没这个待遇。
    六朝重臣胡濙!
    胡濙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在朱棣朝时找了十年的建文,宣德年间任礼部尚书,就没挪过位了,是当今大明天下,除于谦外为最有声望的辅国重臣。
    胡濙已经八十有二,不过或许是当初寻找建文奔走十年,精气神极好。
    又或者是个人原因,所以他没有另一个礼部尚书来辅佐。
    内阁来了两个人。
    首辅陈循,辅臣王文。
    如今内阁还没有一家独大,处于阁部两厌的情况,即六部和内阁互相看不顺眼,于谦一直没入内阁,也有这个原因。
    不过内阁这两人深受朱祁钰信重。
    陈循,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王文,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还曾兼任吏部尚书,明朝二品官员入阁,就从王文开始。
    五军都督府那边,只来了个一个左军都督府右都督石亨。
    北京保卫战后,兵部尚书的权力急剧膨胀,将五军都督府的部分军政权、指挥权和管理权都拿了过去,这让五军都督府的那些都督们地位尴尬。
    这也是朱祁钰如此忌惮于谦的缘故。
    众人齐聚乾清殿外。
    一直没见太监出来宣觐见,正等待间,有人来了。
    杭皇后。
    带着贴身宫女太监从陛下的寝殿过来,示意众人免礼之后,先一步进入东暖阁,里面传来太子给皇后见礼的声音。
    又有人来。
    孙太后,跟随在孙太后身后的是御马监太监掌印刘永诚和御马监监督太监郝义。
    都是重量级人物。
    许是听到了臣子们给太后见礼的声音,太子殿下的贴身小太监戴义从殿内出来,本就稚嫩的声音越发尖锐,“太子殿下宣见诸臣!”
    众臣面面相觑。
    太子殿下宣见大家的时机拿捏得好巧妙!
    孙太后刚到,作为太后,她地位尊贵,肯定是要第一个进入乾清殿,然后众臣紧随其后,结果太子殿下来一个宣见群臣。
    你孙太后进不进去?
    进去,等于你接受了作为臣子被太子殿下宣见——尽管太后地位尊贵,辈分又高,但终究只是太后,而太子是未来的一国之主。
    不进去,那就得在臣子之后。
    更尴尬。
    众臣包括于谦在内,都暗呼了一声太子殿下好心机!
    不过大多人认为这并非太子殿下的意思。
    而是杭皇后的主意。
    尽管不是亲生,但杭皇后和孙太后之间也是婆媳的关系,婆媳矛盾久且深远,杭皇后弄这么一出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给孙太后难堪,一方面给太子殿下立威。
    孙太后脸色难堪至极。
    犹豫刹那,权衡之后,还是先一步进殿。
    于谦刚想紧随其后,不料被六朝老臣胡濙拦住,精气神都还不错的胡濙摸着胡须,对于谦摇摇头,示意等一下。
    于谦恍然,其他人也反应过来。
    不由得大感佩服。
    不愧是服侍过六位帝王的老臣,胡濙让大家缓一下再进去,无形之中将臣子和太后分开,那么刚才的宣见就不包括孙太后了。
    缓解了孙太后的尴尬。
    御书房内,朱见济坐在朱祁钰的位置上,太后和皇后两人则坐在旁边的软塌上,众臣跪下行礼之后,默默的等待着。
    朱见济双手撑在桌面上,大马金刀的俯视众人。
    眼前这一群人,是整个大明天下当今这个时代最为精锐的一群人,其中有大明长城于谦,六朝老臣胡濙。
    如今皆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
    这种感觉……
    甚爽!
    微微颔首,道:“众位卿家且起。”
    有斗没斗,气势拿够。
    现在便宜老爹卧床不起,老子这个太子就是天下最大的,何况自己年幼,面对一群老油条,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