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堡宗别闹 >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宫力量!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宫力量!(1/2)

    幼军营地。
    朱见济让幼军士卒继续操练,对跟随在身边的陈七、李九、赵二道:“怎么不见指挥使王越,他去哪里了?”
    王越是文臣。
    但几年接触下来,朱见济发现这位读书人骨子里有一颗武将的心。
    且熟谙兵道。
    幼军也擅长近身厮杀,但本质会是一支火器部队。
    骑脸厮杀的场面一般不会发生在幼军身上,真出现面对面的肉搏战,要么己方到了绝境,要么是敌军进行收场清缴。
    所以需要的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指挥使,而不是勇勐无敌的勐将。
    王越恰好符合。
    于是这位御史出身的读书人,改武职,成了幼军指挥使。
    但文臣一般不能担任指挥使。
    为此朱见济还和满朝文武斗了一个回合。
    陈七、李九、赵二,三人在幼军成立之初,通过全员挑战当上的百户,实力过人,幼军扩军后,他们三人升任千户。
    原来幼军的三百人,几乎全员升职。
    副千户、百户、副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差不多就三百人。
    这是幼军的骨干。
    陈七笑道:“王指挥使在研练火铳阵法。”
    朱见济哦了声,道:“让他来见孤。”
    火铳已经过时了。
    最迟一个月,幼军就要全员配备东风步枪,火铳阵法什么的,除了三段射可以保留,其余战法都将被淘汰。
    片刻后王越赶来,行礼告罪。
    他其实知道朱见济要来,但不想耽误时间,幼军扩军后,已经达到三千人兵力,但距离当年的神机营规模远远不够。
    要想让幼军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力,必须倚托火铳研究更先进的战法。
    三段射只是常规战法。
    而殿下曾经提过的小旗制,让王越有点感触。
    一个小旗十人,十人一组。
    幼军的三千人几乎可以拢阔整个战场,然而有个问题,十人一组分开后,火力会零散,火铳的射击精度本来就不高,大多时候凭靠的密集射击来提高杀伤力。
    如果小旗制分散开的话,杀伤力骤降。
    王越想要通过战法改进弥补这个缺陷。
    然而已经两年了,王越依然没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朱见济让王越起身,笑道:“王指挥使,孤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是好事,作为孤这支幼军的第一任指挥使,你研究得越多越好,因为你要率领的是一支从古至今从没出现过的军队,不过你这几天暂时放下手头研究的事,找一些人,制作更多的靶子,一个月后幼军列装新式武器,需要勤加操练,丑话说在前头啊,让那些兔崽子给老子节约化作点,弹药可不便宜!”
    子弹贵得要死。
    王越笑了笑,“殿下还愁钱?”
    现在国家还没开海禁,但朝廷的二十多艘宝船和你那三艘宝船连下了两次西洋,赚的钱可不少,何况当初你在福建狠狠的捞了一笔。
    朱见济翻了个白眼,“你作为指挥使,不知道幼军有多会花钱吧?”
    三千人,三千套盔甲是24000两,一年军饷是72000两,三千战刀是2000两,扩建营房用了十万两,买了二千七百匹战马160000两,养一年是45000两,加上三千人一年的粮食……
    景泰十一年扩军就花了四十多万两。
    接下来这几年,每年都是十多万两的开销。
    而户部那边依然只按照三百人的规模划拨款项,每年只给15000两。
    多一两都不行。
    陈循这个户部尚书是真抠门。
    还好老子家底子厚,这几年开销,用的基本上都是下西洋赚的钱。
    想想,三艘宝船就能养一支三千人的幼军。
    如果是三十艘呢?
    三百艘呢?
    趁现在还没开海禁,必须大力的再狠狠的捞一笔!
    殖民扩张势在必行。
    王越笑了笑,“其实幼军也可以屯田制的。”
    朱见济摇头,“不,孤要的是一支只为作战而存在的专业军队,而不是一支随时都呆在田地里锄草的业余部队。”
    那样的部队有什么战力可言。
    就比如这三千幼军,哪怕他们现在只是配备火铳,也可以硬撼一万人的团营。
    而且不一定会输。
    三段射后,就算进入肉搏战,三千幼军也不会掉链子。
    幼军差的是沙场实战经验。
    只有景泰十一年的杜尔伯特部犯边,当时幼军在收官阶段去小试了身手,战绩不错,几乎是撵着那一股杜尔伯特骑军屁股上打。
    对王越道:“再有个心理准备,幼军要继续扩军了,至少要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